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是怎樣

導讀:
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審批依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集體合同規定》。承諾時限: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將《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集體合同雙方,15日內未送達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是指集體合同從協商到合同成立生效所經過的過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第36條規定: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如果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沒有提出意見。集體合同印發生法律效力,企業行政、工會組織和職工個人均應切實履行。那么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是怎樣。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審批依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集體合同規定》。承諾時限: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將《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集體合同雙方,15日內未送達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是指集體合同從協商到合同成立生效所經過的過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第36條規定: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如果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沒有提出意見。集體合同印發生法律效力,企業行政、工會組織和職工個人均應切實履行。關于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是怎樣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程序
審批依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集體合同規定》。
審查內容:
1、集體協商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
2、集體協商程序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
3、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內容是否與國家規定相抵觸。
申報材料:
1、集體勞動合同草案(3份);
2、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工會主席或職工代表身份證明;
3、營業執照(副本)。
承諾時限:
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將《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集體合同雙方,15日內未送達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工作流程:
用人單位將協商簽字后的集體合同文本一式三份交仲裁科——進行編號、登記——審查并制作《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雙方協商代表。
[page]
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是怎樣的?
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是指集體合同從協商到合同成立生效所經過的過程。一般而言,集體合同的簽訂都必須經過以下程序:一是制定集體合同草案;二是審議;三是簽字;四是登記備案;五是公布。
(1)制定集體合同草案:集體合同應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一般情況下,各個企業應當成立集體合同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主持起草集體合同。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由企業行政和工會各派代表若干人,推行工會和企業行政代表各一人為主席或組長和副主席或副組長。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應當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提出集體合同的初步草案。
(2)審議:將集體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時。由企業經營者和工會主席分別就協議草案的產生過程、依據及涉及的主要內容作說明,然后由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對協議草案文本進行討論。作出審議決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第36條規定: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2/3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3)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或蓋章。
(4)登記備案:集體臺同簽訂后,應將集體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請縣級以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勞動行政部門有審查集體合同內容是否合法的責任,如果發現集體合同中的項目與條款有違法、失實等情況,可不予登記或暫緩登記,發回企業對集體合同進行修正。如果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沒有提出意見。集體合同印發生法律效力,企業行政、工會組織和職工個人均應切實履行。
(5)公布:集體臺同一經生效。企業應及時向全體職工公布。
為您推薦:
■ 不同時期的合同審查步驟
■ 律師審查、起草合同應注意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