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拆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導讀:
換句話說,商鋪拆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通常是協商、行政裁決、起訴以及強制執行。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在征地拆遷糾紛中,只要政府有存在違法行為,被拆遷人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商鋪拆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商鋪拆遷合同糾紛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換句話說,商鋪拆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通常是協商、行政裁決、起訴以及強制執行。根據我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在合同雙方簽訂了拆遷合同之后,因各種原因產生爭議或出現違規行為時,首先是拆遷方與被拆遷方進行協商解決,若是協商未果,則可以通過相關仲裁機關進行裁決,若是對裁決結果不服,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拆遷方勝訴則可強制執行。
(一)行政裁決
國務院令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
(二)行政或司法強制
行政強制: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拆遷管理部門提請公安部門強制拆遷。司法強制: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行政強制或司法強制只能選一種。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請或申請強制拆遷,必須非常慎重。
(三)民事仲裁或民事訴訟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協議的約定的搬遷期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一)判斷拆遷訴訟到底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訴訟
(二)民告官的問題
長期以來,在拆遷過程中,作為被征收人的普通老百姓相對于房屋征收部門來說,是弱的一方,法律規定中也更多地傾向于保護弱的一方,也就是“民告官”中的“民”。但近年來,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政府遭遇被征收人拒不履行協議的情況也偶有發生。在征地拆遷糾紛中,只要政府有存在違法行為,被拆遷人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