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買賣合同糾紛該怎么處理

導讀:
合同雙方當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了糾紛,應該首先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根據合同仲裁條例的規定,合同仲裁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設立的合同仲裁委員會。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過雙方協商就乙方向甲方承租混凝土機械設備特簽訂本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一份。那么機械設備買賣合同糾紛該怎么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機械設備買賣合同糾紛該怎么處理
1、解決合同糾紛的解決有四種途徑,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
2、協商解決。合同雙方當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了糾紛,應該首先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協商解決糾紛,雙方是建立在互諒互讓、平等磋商的基礎之上,不影響團結以及今后的繼續合作,還可以節省時間、人力和費用,所以,應該更多地采用這種方法;
3、調解解決。通過調解即由相關組織根據自愿和合法原則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加以解決;
4、依據合同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解決糾紛的方式較之向法院起訴來講,有利于案件的迅速解決和減少解決費用;
5、仲裁解決。仲裁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發生爭執,協商不成時,根據有關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由一定的機構以中間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對雙方發生的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和義務上作出裁決。當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決合同糾紛,應注意以下問題:
6、仲裁期限。當事人一定要抓住時機,在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的有效期限內,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避免因錯過時機而喪失自己申請仲裁的權利;
7、仲裁機關及管轄。根據合同仲裁條例的規定,合同仲裁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設立的合同仲裁委員會。案件管轄原則是,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簽訂地的仲裁機關管轄。因此,當事人應向有管轄權的仲裁機關申請仲裁;
8、仲裁效力。通過仲裁機關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后,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認真遵守。如果調解不成,仲裁機關最后作出的仲裁裁決便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守,否則,法院則要強制執行;
9、訴訟解決。通過訴訟解決雖然耗時長、費用高,但這卻是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最重要、最權威的途徑。《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方式有書面和口頭兩種。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管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管轄。
10、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合同解除程序】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二、訴訟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是什么
1、訴訟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2、以上就是關于機械設備買賣合同解決糾紛的幾種方式。其中最權威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是通過訴訟來解決,但是訴訟耗時長、費用高,所以能夠通過協商調解解決糾紛的一般不通過訴訟來解決。
三、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樣本
就乙方向甲方承租混凝土機械設備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過雙方協商特簽訂本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一份。
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過雙方協商就乙方向甲方承租混凝土機械設備特簽訂本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一份。
出租方,(以下簡稱甲方)
承租方,(以下簡稱乙方)
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細則,
一、甲方為乙方提供式挖掘機臺。
二、本混凝土機械設備僅限于在用于施工。
三、甲方擁有對租賃設備的所有權乙方僅在租賃期內在本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規定的范圍內擁有該租賃設備的使用權。
四、甲方為該設備配備操作手人食宿由乙方負責。
五、設備的租賃費按噸位(每噸元)計算每月根據操作手的工作統計表必須由乙方簽字(蓋章)方可生效。月底統一結算。
六、設備每次的進場和出場費用全部由方負擔。
七、甲方收取乙方保證金元作為履行本混凝土機械設備租賃合同的保證。
承租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地址,
電話,
開戶行,
帳號,
稅號,
出租方(甲方),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地址,
電話,
開戶行,
帳號,
稅號,
四、買賣合同糾紛該怎么處理
買賣合同糾紛可以采取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方式處理。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