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合同違約賠償怎么進行約定

導讀: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托運行李的滅失,不僅包括其實際滅失,也包括超過法定期限承運人仍未交付行李的推定滅失在內。由于損失的范圍在合同訂立時難以確定,因此,當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約定賠償的計算辦法,而不宜約定一個固定的賠償數額。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關合同違約賠償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那么運輸合同違約賠償怎么進行約定。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托運行李的滅失,不僅包括其實際滅失,也包括超過法定期限承運人仍未交付行李的推定滅失在內。由于損失的范圍在合同訂立時難以確定,因此,當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約定賠償的計算辦法,而不宜約定一個固定的賠償數額。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關合同違約賠償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關于運輸合同違約賠償怎么進行約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托運人責任
1、未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托運的貨物,托運人應按其價值的%償付給承運人違約金。
2、由于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匿報危險貨物,錯報笨重貨物重量等而招致調具斷裂、貨物摔損、調機傾翻、爆炸、腐蝕等事故,托運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3、由于貨物包裝缺陷產生破損,致使其它貨物或運輸工具機械設備被污染腐蝕、損壞,造成人身傷亡的托運人應承但賠償責任。
4、在托運人專用線或在港、站公用線、專用鐵道字裝的貨物,在到站卸貨時,發現貨物損壞、缺少,在車輛施封完好或無異狀的情況下,托運人應賠償收貨人的損失。
5、罐車發運貨物,因未隨車附帶規格質量證明或化驗報告,造成收貨方無法卸貨時,托運人應償付承運人卸車等存費及違約金。
(二)承運人責任
1、不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配車(船)發運的,承運人應償付托運人違約金元。
2、承運人如將貨物錯運到貨地點或接貨人,應無償運至合同規定的到貨地點或接貨人。如果貨物逾期到達,承運人應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
3、運輸過程中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承運人應按貨物的實際損失(包括裝費、運雜費)賠償托運人。
4、聯運的貨物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應由承運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由終點階段的承運人向負有責任的其它承運人追償。
5、在符合法律和合同規定條件下運輸,由于下列原因造成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承運人不承擔違約責任:
(1)不可抗拒;
(2)貨物本身的自然屬性;
(3)貨物的合理損耗;
(4)貨運人或收貨方本身的過錯。
二、運輸合同違約賠償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1、承運人對旅客自帶行李損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條件
自帶行李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損毀或者滅失,承運人對自帶行李損失有過錯。承運人對自帶行李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是過錯責任,這不同于對旅客傷亡所負的賠償責任。由于自帶行李在運輸過程中由旅客自己保管,旅客有責任看護好自己的行李,所以,除非該行李損失是因承運人過錯造成的,否則,承運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應當對自帶行李損失非因自己過錯造成負舉證責任,不能舉證證明的,視為承運人有過錯。
2、對托運行李損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條件
旅客托運的行李毀損、滅失的,適用貨運合同的有關規定,這包括承運人承擔責任的免責條件在內。根據《合同法》規定,承運人對于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由于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托運行李的滅失,不僅包括其實際滅失,也包括超過法定期限承運人仍未交付行李的推定滅失在內。例如,一般情況下,根據有關規定,承運人未在期限內將行李運達目的地交付旅客或收貨人的,應承擔違約責任;逾期30日(國內)仍未將行李交付的,旅客或收貨人有權按行李滅失向承運人要求承擔賠償滅失的責任。
三、違約賠償種類有哪些
1、依據當事人是否有約定違約金,分為約定賠償和法定賠償
約定賠償包括兩種情形:當事人在合同約定賠償的條款,另一種是合同沒有約定,但合同成立后達成賠償的協議。
2、約定賠償
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先約定一方違約產生的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或向對方支付一定的金錢。
由于損失的范圍在合同訂立時難以確定,因此,當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約定賠償的計算辦法,而不宜約定一個固定的賠償數額。
賠償可以用金錢貨幣形式確定,也可以用非金錢方式確定。
3、法定賠償
指在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時,按照法律規定的辦法計算賠償額進行賠償。
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關合同違約賠償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
法定賠償方法一般是在當事人沒有事先約定賠償或者違約金的情況下運用。
在法定情況下,法律不僅規定了違約賠償的條件、范圍,也規定了賠償的計算辦法等。
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在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的情況下,有些法律還規定了賠償限額,主要是對運輸合同中承運人規定了最高賠償限額。
對超過這一限額的,違約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