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上謹防騙子利用"合同"騙取錢財

導讀:
案例日前,棗強縣大營鎮做皮毛生意的李先生接到一個自稱叫周林的江蘇阜陽男子打來的電話,他說是阜陽縣彩虹服裝廠的業務員,他們廠需要5000條狐貍皮毛領子,每條價格160元,總價80萬元,讓他帶上樣品過去看看。到達阜陽后,他們馬上與周林見了面。在周林的“點撥”下,去談生意的伙伴給廠長買了煙、酒共3180元的禮物。破解此案中,騙子利用了廠商求生意心切的心理,編造大的合同訂單,又通過“點撥”他人,從而騙人錢財。預防業內人士說,生意場上的正常應酬是無可厚非的,但卻也存在一些利用生意合同索要回扣或其他名目錢財的現象,要警惕騙子利用此從中做手腳。那么生意場上謹防騙子利用"合同"騙取錢財。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例日前,棗強縣大營鎮做皮毛生意的李先生接到一個自稱叫周林的江蘇阜陽男子打來的電話,他說是阜陽縣彩虹服裝廠的業務員,他們廠需要5000條狐貍皮毛領子,每條價格160元,總價80萬元,讓他帶上樣品過去看看。到達阜陽后,他們馬上與周林見了面。在周林的“點撥”下,去談生意的伙伴給廠長買了煙、酒共3180元的禮物。破解此案中,騙子利用了廠商求生意心切的心理,編造大的合同訂單,又通過“點撥”他人,從而騙人錢財。預防業內人士說,生意場上的正常應酬是無可厚非的,但卻也存在一些利用生意合同索要回扣或其他名目錢財的現象,要警惕騙子利用此從中做手腳。關于生意場上謹防騙子利用"合同"騙取錢財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例
日前,棗強縣大營鎮做皮毛生意的李先生接到一個自稱叫周林的江蘇阜陽男子打來的電話,他說是阜陽縣彩虹服裝廠的業務員,他們廠需要5000條狐貍皮毛領子,每條價格160元,總價80萬元,讓他帶上樣品過去看看。
一聽說這么大的合同,李先生趕緊加工了3條狐貍皮毛領子,帶著一張狐貍皮,與同伴3個人一起去了阜陽縣。到達阜陽后,他們馬上與周林見了面。周林說,快到中午了,帶上樣品,去廠長家談談就行了。在周林的“點撥”下,去談生意的伙伴給廠長買了煙、酒共3180元的禮物。到了一居民樓門口,周林讓伙伴等一下,他先自己上去看看廠長家里是不是方便。周林就帶著禮物、樣品上了樓。過了好半天,周林也沒下來,伙伴就給周林打電話,周林說,廠長家里有好幾位政府官員正在談事兒,不太方便,下午再說,讓伙伴先到別的地方吃點飯。
一直等到下午2時30分,也沒見到周林的影子,再次給周林打電話,周林說讓他們到204國道收費站附近的廠子門口去見面,他們打車過去后,發現根本沒有什么“彩虹服裝廠”!這時他們才明白過來,是上當受騙了。
破解
此案中,騙子利用了廠商求生意心切的心理,編造大的合同訂單,又通過“點撥”他人,從而騙人錢財。有關人士分析,此案中,騙子利用編造的一個大“誘餌”,釣到了一條小“魚”,騙子深諳生意場上的“禮尚往來”,而他不求生意,只求禮。
預防
業內人士說,生意場上的正常應酬是無可厚非的,但卻也存在一些利用生意合同索要回扣或其他名目錢財的現象,要警惕騙子利用此從中做手腳。但作為生產廠商來說,除了要積極地尋求自己的生意合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產品,把好質量關,做出自己的品牌,從而吸引來生意伙伴,通過正規渠道簽訂生意合同,就不會上當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