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設計合同注意事項

導讀:
其次,在不能證明設計合同或相關文件中雙方就設計費率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工程設計收費標準》確定設計費。可見,在發包人或設計人履行部分合同義務后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此外,對于專業建筑工程,則應按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規范要求確定其設計合理使用年限。那么建筑工程設計合同注意事項。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其次,在不能證明設計合同或相關文件中雙方就設計費率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工程設計收費標準》確定設計費。可見,在發包人或設計人履行部分合同義務后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此外,對于專業建筑工程,則應按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規范要求確定其設計合理使用年限。關于建筑工程設計合同注意事項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設計費的確定
《設計合同文本》第二條以表格形式要求當事人列明設計項目的內容,包括項目名稱、規模、階段、投資及設計費。合同當事人在確定設計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設計合同或相關文件中雙方對設計費率予以確認的,應尊重雙方當事人的選擇。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為《民法典》所規定的有名合同的一種,發包人和設計人是具有平等地位的民事主體,應當由《民法典》調整,并應最大限度地遵循合同自由的原則。實踐中的工程設計收費標準及相關統一定額并非強制性規范,而是任意性規范。
其次,在不能證明設計合同或相關文件中雙方就設計費率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工程設計收費標準》確定設計費。這只是在無相應合同條款援引的情況下,用以解決糾紛的技術性手段。
2、定金條款的理解和適用
《設計合同文本》第五條規定了定金條款,結合文本中第七條第7.5款和第八條第8.9款的規定,該定金兼有成約定金和解約定金的性質。如果當事人雙方同意對定金額度進行修改,該數額不能超過總設計費的20%,超過20%的部分只能作為預付款,而不具有定金的效力。當事人不完全履行合同時,可按比例適用定金罰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0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可見,在發包人或設計人履行部分合同義務后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只不過在實踐中,當事人往往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在仲裁或訴訟時也就未提出相應的請求,造成自己的權利未得到全面保護。
3、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的確定
關于建設工程的設計合理使用年限,主要指建筑主體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的規定,建設工程的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分為四類:對于臨時性建筑,其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對于易于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筑,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對于普通房屋和構筑物,其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對于紀念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結構,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此外,對于專業建筑工程,則應按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規范要求確定其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對于具體工程項目,其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則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建筑等級、重要性來確定。在建設工程的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內,工程承包人應當對該工程的主體結構(包括地基基礎)進行保修。在填寫設計使用年限時,設計人應當注意其與土地使用年限的區別。我國土地實行有償、有期限使用的制度。國務院《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其他用地五十年。”可見,土地使用年限與土地使用用途有關,與建筑物建筑等級和重要性沒有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