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竣工驗收備案制

導讀:
監督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給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造成了潛在隱患。真正做到“誰建設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后,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委托的備案部門“最后把關”,促使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職責。具體而言,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應視作是質量監督人員的過錯,而發現質量問題應是質量監督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業績。那么淺議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竣工驗收備案制。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監督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給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造成了潛在隱患。真正做到“誰建設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后,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委托的備案部門“最后把關”,促使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職責。具體而言,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應視作是質量監督人員的過錯,而發現質量問題應是質量監督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業績。關于淺議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竣工驗收備案制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1.制度建設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主要有:《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等。
2.組織機構建設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抓質量監督工作,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在全國形成了可觀的監督力量,地以上城市和90%縣以上城市都建立了質量監督站,且絕大多數人員都具有工程技術專業職稱。
3.政府質量監督現狀。(1)政府質量監督的地位,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準確掌握。監督工作有時與施工、監理、建設單位的質量責任混淆。(2)政府質量監督重點監督什么,不夠明確,計劃檢查和隨機抽查很難有機結合。(3)現有質量監督人員的素質、人才結構有缺陷。監督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給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造成了潛在隱患。(4)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人力資源配置不足。
二、認識與建議
如何有效地實現監督職能,保障和提高工程質量,完善備案管理工作,下面筆者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1.必須深刻理解實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的意義,切實做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實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制度的主要意義如下。
(1)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制度成為法規、規章的強制性規定后,強化了國家對建設工程質量結果的監督管理,使工程從立項到開工,從施工到竣工,從驗收到交付使用的全過程始終在質量監督控制下,真正保證了國家對建設工程質量實行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2)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制度后,政府對建設工程由微觀監督轉變為宏觀監督,由階段性監督轉變為全過程監督,由直接監督轉變為間接監督,從而正確界定了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責任。即政府對工程質量承擔監督管理責任,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質量承擔監督工作質量責任;參建各方承擔自己的質量責任。真正做到“誰建設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
(3)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使政府委托(授權)的質量監督機構將工程質量監督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監督工程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工程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的重要部位、工程竣工驗收等主要工作上來。
(4)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后,將工程質量驗收決定權交給工程參建各方,使得工程參建各方更好地履行質量責任。
(5)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后,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委托的備案部門“最后把關”,促使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職責。
2.在深入理解“備案制”的基礎上,質量監督機構應從哪些方面做好工作。
(1)從觀念上深刻認識。質量監督機構應保證職權行使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更客觀地行使監督職能。質量監督機構應變直接管理為重點監督,變具體指導為宏觀把關,質量監督人員不再是建設市場的運動員、守門員,變成了裁判員和監督員。具體而言,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應視作是質量監督人員的過錯,而發現質量問題應是質量監督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業績。
(2)尊重主體地位。工程建設質量的責任主體主要有: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施工圖紙審查等七家單位,這七家單位依次對各自的質量責任負責,質量監督機構的職能是檢查并督促各方主體承擔他們各自的質量責任和義務,質量監督機構沒有權力剝奪各方主體的權力,也不應該去限制各方主體的責任,否則質量保證體系就會削弱,質監站就會承擔不屬于本身的質量責任。
(3)立足結構安全。保障結構的安全是質量監督職能最基本的要求,是對人民負責的底線。明確質量監督的重點是結構安全的意義還在于:較長時期以來,我國建立了各個地區、各個級別的創優評優制度,由于客觀上難以檢查結構內在質量,創優評優只能主要地依靠工程外觀質量和施工質保資料來評選,這樣造成不少企業重工程外觀質量、輕結構質量的本末倒置的局面,質量監督重點的明確有利于扭轉這種局面,從根本上保障工程質量。 [page]
(4)規范質量行為。質量監督的職能要求不但監督工程的實體質量,而且應當監督各方主體的質量行為,其本質是監督各方主體責任到位,使整個工程建設過程的施工管理處于符合質量標準的受控狀態,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結合目前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監督站應當在這樣一些方面加強監督:建設單位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各方主體的資格是否與工程相適應,各類上崗人員是否持證上崗,監理人員是否到位,材料使用前是否試驗,施工技術資料是否與工程同步,內容是否真實有效。
(5)改變監督方式。質量監督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法和制度。
①嚴把重點環節。重點在結構,在每一個工程應有監督計劃,確定具體的控制點。②隨機檢查應是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加強巡回檢查和隨機檢查,保證檢查內容和部位以正常施工的真實狀態受檢。③強化處罰力度。對檢查出來的質量問題必須處理,對有關責任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作出處罰。④質量監督機構應提高自身素質,沒有高素質的質監隊伍,很難樹立權威。
(6)工程質量監督應采取書面形式委托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及委托書的具體內容。
為規范我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嚴格履行法律程序,按照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有關規定的要求,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地區工程質量監督應以書面形式委托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委托書中應明確工作內容、工作權限和相應職責;對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部門設在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也應以書面形式進行委托。委托書文本由省建設廳制定,委托書一式三份,委托單位、受委托單位各存一份,并報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備案。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部門在進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必須蓋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專用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