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配偶可否繼承

導讀: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去世,其配偶是法定繼承中位于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且不因此被剝奪繼承權。生活中,被繼承人可能不想把自己打拼一輩子的財產分給再婚配偶,想留給自己的孩子,被繼承人可以通過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安排財產。在上述例子中,李某可以繼承張某的婚前財產,但李某的成年子女則不能繼承。再婚后,婚前財產不因此變更為共同財產,但仍屬于財產繼承的范圍內,配偶有權法定繼承婚前財產,被繼承人只能通過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的方式安排財產。那么婚前財產配偶可否繼承。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去世,其配偶是法定繼承中位于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且不因此被剝奪繼承權。生活中,被繼承人可能不想把自己打拼一輩子的財產分給再婚配偶,想留給自己的孩子,被繼承人可以通過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安排財產。在上述例子中,李某可以繼承張某的婚前財產,但李某的成年子女則不能繼承。再婚后,婚前財產不因此變更為共同財產,但仍屬于財產繼承的范圍內,配偶有權法定繼承婚前財產,被繼承人只能通過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的方式安排財產。關于婚前財產配偶可否繼承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債權等。
3、婚前財產的利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利息。
4、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
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一方所有,結婚登記日后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作為婚后夫妻共同財產。這樣規定的目的在于簡化財產關系,便于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1)婚前財產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被繼承人從婚姻中分得的財產,一是被繼承人本身擁有的財產。根據法律規定,遺產包括被繼承人所有的合法個人財產,因此無論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都屬于繼承的財產范圍。
(2)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再婚的婚姻關系都是受法律保護的?;橐龃胬m期間一方去世,其配偶是法定繼承中位于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且不因此被剝奪繼承權。
(1)生活中,被繼承人可能不想把自己打拼一輩子的財產分給再婚配偶,想留給自己的孩子,被繼承人可以通過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安排財產。
(2)依照婚姻法的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個人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如果當事人訂立遺囑分配的是婚前財產,可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使繼承人全額享有遺產,這部分的遺產不會按照法定繼承來分配。
婚前財產雖然屬于財產繼承的范圍,但依照繼承法的規定,只有存在撫養關系的繼子女才享有繼承權。因此,如果繼子女已經成年就沒有了繼承權,其享有的權利跟被繼承人子女的繼承權不同。在上述例子中,李某可以繼承張某的婚前財產,但李某的成年子女則不能繼承。
再婚后,婚前財產不因此變更為共同財產,但仍屬于財產繼承的范圍內,配偶有權法定繼承婚前財產,被繼承人只能通過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的方式安排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