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財產公證如何辦理?費用多少?

導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申辦公證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根據司法部規定,居住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的當事人委托居住在國內公民代理其申辦民事公證事項,可采用含有委托內容的書信、電報、電傳代替委托書,并不需要辦理公證手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證書從審批人批準之日起生效,審批人批準日期即為出證之日。即按公證事項涉及的標的金額確定公證收費的具體標準。那么婚內財產公證如何辦理?費用多少?。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申辦公證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根據司法部規定,居住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的當事人委托居住在國內公民代理其申辦民事公證事項,可采用含有委托內容的書信、電報、電傳代替委托書,并不需要辦理公證手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證書從審批人批準之日起生效,審批人批準日期即為出證之日。即按公證事項涉及的標的金額確定公證收費的具體標準。關于婚內財產公證如何辦理?費用多少?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辦理程序:申請、受理、審查、出證。
(一)申請:
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申請公證的,應當親自到公證處提出申請,并填寫申請表,并提供與申請事項有關的材料;不能親自申請的,可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代理人應提交授權委托書。但申辦遺囑、遺贈扶養協議、贈與、認領親子、收養、解除收養、委托、聲明、生存及其他與當事人人身有密切關系的公證事項,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申請。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申辦公證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居住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的當事人、委托代理人申辦公證事項,其委托書應經當地公證人、我國駐外領事館公證,或經司法部制訂機構、人員證明。
根據司法部規定,居住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的當事人委托居住在國內公民代理其申辦民事公證事項,可采用含有委托內容的書信、電報、電傳代替委托書,并不需要辦理公證手續。
(二)受理:
受理是指公證處接受公民、法人的公證申請,并同意給予辦理的行為。公證處對符合《公證程序規則(試行)》規定的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通知當事人。受理的公證事項應符合下列條件:
1、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2、申請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無爭議
3、申請公證的事項符合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4、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本公證處管轄
(三)審查:
公證審查是公證機構受理當事人的公證申請后,制作公證文書之前,對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項及所提供的證明材料從法律和事實兩個方面進行調查、核實的活動。是公證程序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保證公證質量最關鍵性環節。
審查的內容包括:
1、當事人的人數、身份、資格、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應的權利
3、需要公證的行為、事實或文書的內容是否真實、合法
4、需要公證的文書內容是否完善,文字是否準確,簽名、印章是否齊全
5、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是否真實、充分
審查的方式有:
1、詢問當事人或有關證人,詳細了解與公證事項有關情況
2、對當事人提供的材料和收集到的書證、物證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全面審查核實
3、進行調查、勘驗,全面收集證據,查明與公證事項有關的事實真相
4、進行專業鑒定
(四)出證:
出具公證書,是公證機構根據審查結果,對符合出證條件的公證事項,在法定期限內,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制作、發送公證書的活動,是公證程序中最重要的環節。[page]
出具公證書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當事人的身份真實、合法,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資格
2、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3、證明對象的內容和形式真實、合法
4、公證程序合法
出具公證書應當履行審批手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證書從審批人批準之日起生效,審批人批準日期即為出證之日。
二、公證手續的收費標準
辦理事項:公證收費
公證費是公證機構在辦理法律事務過程中,按照標準向當事人收取的費用。
公證費的計收方法主要有:
1、按件收費。如:證明出生、學歷、遺囑、聲明書等一個公證書編號按一件計收。
2、按標的收費。即按公證事項涉及的標的金額確定公證收費的具體標準。
3、按時收費。如保管遺囑或其他文件,按保管年限計收。
此外,公證文書的翻譯費是按國家書籍稿酬標準計收。
推薦閱讀:
離婚財產分割的相關法規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書
離婚財產分割中需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