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初探

導讀: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業文化理論和現代安全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是安全生產活動和業績所體現的企業人本觀念和社會責任的總和。由于施工作業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現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體表現。那么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初探。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業文化理論和現代安全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是安全生產活動和業績所體現的企業人本觀念和社會責任的總和。由于施工作業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現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體表現。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初探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以下簡稱“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業文化理論和現代安全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是安全生產活動和業績所體現的企業人本觀念和社會責任的總和。
建筑行業施工作業與其他生產作業比較,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特點:如施工工程的復雜性,一個單位工程往往由若干個工序、分項、分部工程組成;施工管理的綜合性,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系統的管理和控制;施工環境的差劣性,多為露天、高處、深坑作業;作業方式的艱苦性,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手工作業;員工安康的危險性,一時一事一絲疏忽,就可能發生大事故。由于施工作業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現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和要求
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寬泛,但就其主要表現形態來看,大體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管理(行為)和安全資源這三個層次。
安全意識是否確立,是企業是否安全生產的關鍵。企業安全意識不是哪幾個人的意識,而是包括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在內的全員意識。
安全意識首先是法規意識。企業員工只有把安全行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來認識,才能做到合規守法。其次是人本意識,各級領導要牢固樹立“關心群眾、關愛員工”的觀念,每個員工也要牢固樹立“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觀點。再次是責任意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應當成為全員共同的自覺意識,安全生產才有了根本保障。最后是風險意識。建筑施工是危險風險很大的行業,所以我們必須樹立安全風險和憂患意識。
安全管理包括方針目標、危險源辨識、管理體系、資源措施、培訓教育、程序準則(制度、責任制、規程)、運行控制、過程監測和總結評價等一系列“PD?CA”循環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運行控制(制定并實施程序)和過程監測。所有的策劃方案都要在過程中落實,最終的安全業績要籍以過程來保證,所以加強過程控制和監測,是確保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務。
安全資源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質基礎,有硬資源和軟資源兩種。硬資源一般指物化資源,如安全環境(現場圍擋、場地道路、臨時建筑、水電通訊等)、安全設施(外架、護網、護欄、支模等)、安全器材(消防、勞保、保健等)及其相關的安全經費。軟資源一般指非物化的資源,如安全信息,安全技術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即使是軟資源,說到底還是要通過硬資源才能得以實施、發揮功效。從這個意義上,硬資源是安全管理基礎的基礎,也是展現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建設企業安全文化有什么目的和意義呢?
一是確保樹立安全意識。只有通過安全文化這種細雨潤物般的浸潤,和風拂面般的熏陶和日積月累的沉淀,才能確保全員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覺意識。
二是確保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權益和價值觀念,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安全文化不僅沒有脫離安全管理,而且要作為“推進器”結合安全管理同步進行,做到軟硬兼施,雙管齊下。
三是確保完善安全設施。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體表現。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安全設施的策劃和實施才能做到完整、完善和完美。
四是確保促進企業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既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好了,自然會促進整個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提升,贏得社會公眾更多更好的信譽。此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加強安全意識、安全管理和安全資源,減免了事故產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證了施工正常進行,履行了社會責任,最終無疑會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步驟和方法
企業應通過以下八個步驟來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工作:
1.策劃決策[page]
通過企業形象策劃(CIS),提煉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ISO18001/GB/T28001標準要求結合安全工作特點,提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2.學習培訓
對相關人員特別是工作骨干進行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主要是國際安全標準)、項目管理和企業文化知識,使普通員工了解基本知識,工作骨干熟悉和運用基本理論。
3.集資研究
對企業安全文化情況進行調整,重點是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有形”內容,收集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成功企業的經驗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研究。
4.確定方針目標
根據法規要求和企業精神(承諾),制定企業安全管理方針,以及與方針相適應的管理目標指標。方針要明確合規合情,目標要具體可行可量。
5.建立體系
根據標準和法規要求,建立文件化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具體準則(規章制度、規范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和管理記錄。
6.宣傳教育
在嚴格實行體系文件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形式開展靈活多樣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使員工思想意識逐步統一到企業精神和方針目標上來,形成“我要安康”的良好氛圍。
7.監督指導
在安全文化建設即安全體系運行過程中,按體系文件要求控制運行活動,并對控制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的問題及時整改驗證,做到持續改進。此外,還要對運行過程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提高過程管理的有效性。
8.評審總結
公司管理層要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定期評審總結,找出工作和資源上需要改進的環節,提出持續改進的要求和措施計劃,以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和體系運行持續適宜、充分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