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質量 促進行業發展

導讀:
同時,加大了對南通建筑企業的宣傳力度,使南通鐵軍的品牌效應得到了廣泛輻射。三是注重促進建筑業洼地的研究。蘇北地區是我省建筑業發展洼地,但潛力巨大。調動蘇北地區施工企業的創優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該地區的品牌競爭力。那么提升服務質量。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同時,加大了對南通建筑企業的宣傳力度,使南通鐵軍的品牌效應得到了廣泛輻射。三是注重促進建筑業洼地的研究。蘇北地區是我省建筑業發展洼地,但潛力巨大。調動蘇北地區施工企業的創優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該地區的品牌競爭力。關于提升服務質量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這幾年,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本著“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熱情服務”的宗旨,圍繞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致力開展優質服務,做了大量工作。
一、積極調研促進行業改革
1.主動反映行業現狀,為政府正確決策發揮參謀助手作用。2002年,協會秘書處與省政府研究室共同起草了《關于全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調研報告》,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就如何做大做強江蘇建筑業作了重要批示,要求認真研究并拿出對策措施。為此,我們積極開展調研工作,參與了省建管局《關于江蘇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研究報告》、《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快全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文稿的起草和討論,提出改制的對策、措施,爭取扶持行業發展的政策,使行業和企業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2.抓住行業改革熱點,為推進企業改制發揮導向作用。國有和縣以上集體建筑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是行業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協會主動開展調研工作,幫助總結部分國企改革的經驗做法,為省建管局組織全省國企改革工作會議提供服務。協會秘書處總結了姜堰市的整體推進做法,撰寫了《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調研報告,就改制成本的籌措、職工身份的置換、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制企業股權優化配置等方面的經驗作了分析和介紹,使改制企業受到啟迪和借鑒。
3.抓住行業發展重點,為區域建筑經濟騰飛發揮助推作用。一是注重對建筑業發達地區的研究。協會與省政府有關部門調研,總結了南通建筑業深化改革、開拓市場,加大聯合改組、資源整合力度的經驗,形成了《打造“鐵軍”品牌,構建南通建筑業大型“聯合艦隊”》的調研成果。同時,加大了對南通建筑企業的宣傳力度,使南通鐵軍的品牌效應得到了廣泛輻射。二是堅持每年開好一次“建筑之鄉”研討會,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我省“建筑之鄉”加快改革發展的途徑和舉措。在2004年和2005年的“建筑之鄉”研討會上,倡議在“建筑之鄉”基礎上評選“建筑強市、建筑強縣”,為激勵建筑之鄉加速發展、重振建筑之鄉雄風提供新的動力,這一提議已被政府采納。三是注重促進建筑業洼地的研究。蘇北地區是我省建筑業發展洼地,但潛力巨大。為此,我們著重抓了三件實事:請專家、學者對蘇北建筑業進行會診,提出改革發展的對策、措施,先后發表了一系列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論文;每年組織一次蘇北勞務懇談會,積極為蘇北地區建筑勞務輸出牽線搭橋;在工程評優上實行差異化競爭。調動蘇北地區施工企業的創優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該地區的品牌競爭力。
二、提升服務功能,地位顯著提高
1.強化培訓功能,著力素質建設。一是組織專業技術培訓。近4年,我們每年組織一期工程創優申報培訓班,組織參培人員參觀魯班獎工程,聽專家講評;先后舉辦多期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培訓;請QC小組活動專家來我省授課。到2005年底,我省獲得QC小組活動診斷師資格的人數達到112名,基本滿足了全行業相關工作的需求。二是組織執業資格考前培訓。舉辦了多期建造師考前培訓,參培者逾千人,我會組織的一級建造師考試成績和通過率都比較理想。2004年11-12月,我會為駐寧部省屬企業三類人員舉為了5期培訓班,參培人員安全職業資格考試合格率在95%以上。三是加強繼續教育培訓。2004年,我會舉辦了15期培訓班,既為項目經理知識更新充了電,也為他們通過資格復查打下了基礎。四是重視高層人才培養。這幾年,我們利用年會機會,先后請國內知名專家、著名大企業負責人舉辦短訓班,為建筑施工企業的決策者、經營者的理念創新拓寬了思路。同時加大了對國內外建筑市場的考察力度,每年組織2-3個赴歐美及東南亞、港澳臺地區考察團,促進建筑經濟與國際接軌。
2.打造產業品牌,展示行業形象。一抓品牌工程。近年來,經過協會的積極努力,江蘇省優質工程最高獎項“揚子杯”的評選范圍更為廣泛,評選程序更為嚴謹,評選結果更加公開。4年來共評選“揚子杯”優質工程獎870項,為歷史之最。二抓品牌企業、知名企業家的評選表彰。近4年,由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評選的最佳企業414家次、優秀企業100家、優秀勞務企業73家次、優秀企業家78名、優秀企業經理235人次、優秀項目經理536人次。同時積極向中建協、中施協推薦先進企業和優秀個人。4年來,我省受國家級表彰的先進企業和個人均列全國各省市受表彰的前列,使江蘇建筑大省的形象更加豐滿。三抓品牌企業、品牌工程的推介。一方面,我們抓住省政府在上海、北京、重慶舉辦優勢企業推介會的機會,積極編印有關文字、圖片資料,取得較好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刊物大力向國內外市場推介江蘇的優勢企業、優秀企業家、優良工程,讓各界進一步了解江蘇建筑業。[page]
3.增強協調功能,著力行業環境建設。加強與省建設、建筑主管部門匯報、溝通,爭取政策扶持;針對行業、企業負擔過重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工程竣工決算滯后、決算核減率居高不下、企業經濟效益受損等情況,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推動行業信息化建設。我會有重點地在行業期刊上發表《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等系列文章,以推動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三、規范協會建設,提高自律水平
1.基本實現依律治會的目標。秘書處著力加強內部管理,重點開展建章立制工作,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效規范了秘書處工作人員的服務和廉潔自律行為。
2.逐步完善協會工作機制。組織制定了省建筑行業協會《會長辦公會議事規則》、《秘書處工作規則》,進一步強化了會長辦公會對協會重大事項的決策和領導作用,使協會組織領導和秘書處工作走在全國建筑行業協會建設的前列。
3.注重提高協會特別是秘書處工作的透明度。4年來,協會堅持實行秘書處各項工作陽光操作,評優評先工作做到三公開,堅持公示制,實行評審分離,得到省建設廳紀檢監察部門的充分肯定,有關經驗做法在行業系統中推介。
4.加快行規行約的制定和實施。為了更好地執行建筑行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建筑業企業的經營行為,強化行業自律管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協會制定了《江蘇省建筑行業自律公約(試行)》,該公約已開始實施。
5.抓好企業誠信體系建設。2005年,我們與中施協聯合推行了《江蘇省建筑業企業信用等級管理辦法》以及職業經理人資格的考核認定,這兩項工作既符合中央精神,也適應加入WTO后的形勢要求。
6.加強與國內外行業協會的交流。除了組織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考察建筑市場,構建友好關系外,協會還做了三件事:一是積極參加有關行業協會的活動,認真主辦了華東地區秘書長聯誼會;二是接待了日本、墨西哥、德國、西班牙等國外商會和企業考察團;三是接待國內兄弟協會的來訪考察,4年中有近30個省、市協會來訪。
7.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和基本建設。協會積極發展會員,目前已有會員單位1000家以上;成立專業委員會。目前已設立學術工作委員會、電力企業工作部,交通分會、項目經理暨建造師專業委員會正在組建中;秘書處工作人員全部采用聘用制,逐步朝年輕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加強協會的基本建設,辦公條件、辦公設施、信息化建設等都有較大改善。
由于協會卓有成效的工作,2002年被省民政廳評為“江蘇省先進行業協會”,2004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這是建國以來在社會團體中第一次開展評選先進活動的國家級榮譽。
作者:鄒金林•繆華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