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xiàn)場止血方法

導讀:
止血方法有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止住出血后,應立即換用其它方法止血,如止血帶止血法等。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page]二、加壓包扎止血法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后,再用紗布墊、棉花或毛巾、衣服等折疊成墊,置于無菌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繃帶等緊緊包扎,以停止出血為止。那么事故現(xiàn)場止血方法。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止血方法有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止住出血后,應立即換用其它方法止血,如止血帶止血法等。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page]二、加壓包扎止血法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后,再用紗布墊、棉花或毛巾、衣服等折疊成墊,置于無菌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繃帶等緊緊包扎,以停止出血為止。關于事故現(xiàn)場止血方法的法律問題,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核心內容: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因此,當人體受到外傷時,首要的是在現(xiàn)場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的休克,甚至死亡。止血方法有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下面由小編詳細介紹。
【本文導航】
一、指壓止血法
二、加壓包扎止血法: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正文閱讀】
一、指壓止血法
用手指把傷口近端的動脈血管用力按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的目的。止住出血后,應立即換用其它方法止血,如止血帶止血法等。
1、顳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壓迫耳屏前上方凹陷處,可感覺到動脈搏動,其余四指托住下頜;另一手固定頭部。用于頭部及顳部出血。
2、頜外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下頜角前約1.5厘米處,向下頜骨上壓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頜;另一手固定頭部。用于頜部及顏面部出血。
3、頸總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或其它四指在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外側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余四指或拇指固定在頸后部。用于頭、頸、面部大出血,且壓迫其它部位無效時。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
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向下壓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用于肩部、腋窩及上肢出血。
5、尺、橈動脈止血法:
用雙手拇指分別在腕橫紋內側上方兩側搏動處壓迫。用于肩部、腋窩及上肢出血。
6、肱動脈止血法:
一手握住傷員腕部,將上肢外展外旋、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向肱骨上壓迫。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出血。
7、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重疊放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動處用力垂直向下壓迫。用于大腿、小腿及足部的出血。
8、動脈與脛后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以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后動脈)。用于足部出血。
9、脈止血法:
用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用于手指出血。[page]
二、加壓包扎止血法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后,再用紗布墊、棉花或毛巾、衣服等折疊成墊,置于無菌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繃帶等緊緊包扎,以停止出血為止。用于小動脈、靜肪及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有碎骨片,禁用此法。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亦稱強屈關節(jié)止血法,用于四肢的出血。并應注意末梢循環(huán),每隔1小時松解1次,觀察約3分鐘,防止肢體壞死。但有骨折及關節(jié)損傷、或懷疑有骨折及關節(jié)損傷時,禁用此法。
1、小腿止血法:
可在肘窩放置紗布卷、棉花團、毛巾或衣物等。然后,屈曲肘或膝關節(jié),并用三角巾或繃帶將前臂與上臂、或小腿與大腿,緊緊纏綁起來可達到止血目的。
2、上臂止血法:
在腋窩加墊,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繃帶將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
3、大腿止血法:
在大腿根部加墊,屈曲髖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用三角巾或長布帶將大腿緊緊固定在軀干上。
4、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在準備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后再纏繞第二周,并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再將止血帶的一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
5、就便取材絞緊止血法:
如無橡皮止血帶,可根據(jù)情況選擇材料,如三角巾、繃帶、領帶、布條等均可,折疊成條帶狀即可當做止血帶使用。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后,用止血帶纏繞,然后打一活結,再用一短棒、筷子或鉛筆等的一端插入活結
一側的止血帶下,并旋轉絞緊至停止出血,再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一端插入活結套內,將活結拉緊即可。
6、填塞止血法:
用無菌棉墊、紗布等填塞在出血部位,再用加壓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窩、口鼻、陰道等部位的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