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糾紛中超過訴訟時效該怎么辦

導讀:
也就是說,債權人應當在債務人出具借條后三年之內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或行使權力,以此來中斷訴訟時效或實現債權。在此,律師建議,債務到期后,債權人應當及時、積極地向債務人主張債權,以免錯過訴訟時效的保護期,加大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那么債務糾紛中超過訴訟時效該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也就是說,債權人應當在債務人出具借條后三年之內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或行使權力,以此來中斷訴訟時效或實現債權。在此,律師建議,債務到期后,債權人應當及時、積極地向債務人主張債權,以免錯過訴訟時效的保護期,加大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關于債務糾紛中超過訴訟時效該怎么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其次我們應當催告債務人還款或者要求其確認還款,如果債務人是自愿還款的,債權人的受償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對方不能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債務人如果在經過催告后沒有還款但是在確認還款的文書上簽字,債務人簽字后就形成了“承諾”,這會導致一個新的債權債務關系產生。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債務人在還款協議上簽字并不意味著原來的債權的訴訟時效延長,而是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對于該協議所形成的債權適用于新的訴訟時效。
最后我們還應當催告保證人并在欠款催收通知書上簽字,一般情況下因為債權人訴訟時超過了訴訟時效,主債權超過訴訟期間,保證人的保證期間也會過,但此時保證人如果愿意繼續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符合有關擔保合同的規定,就能夠構成新的保證合同的欠款催收通知書的條款設計符合一定要求。
自2017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明確將一般訴訟時效從兩年改為三年,借條期后法律時效的確定分為兩種:第一種,借條中約定了明確的還款日期,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只能在約定的最后一期還款日期到期后才能向債務人主張債權,而訴訟時效也就從約定的還款日期的第二天開始計算,如果還款日期到期后的三年之內,債權人沒有向債務人主張過債權,那么該債務就過了訴訟時效了,此時如果債務人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債權人將會喪失勝訴權;所以,在約定的還款日期到期后的三年之內,債權人就可以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或行使權力,例如:向債務人追索、向債務人發催款函、重新打借條等等,以此來中斷訴訟時效或實現債權。
第二種,借條中沒有約定還款日期,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可以隨時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或行使權力,但同時也應當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沒有約定還款日期的訴訟時效是從出具借條的第二天開始計算三年。也就是說,債權人應當在債務人出具借條后三年之內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或行使權力,以此來中斷訴訟時效或實現債權。在此,律師建議,債務到期后,債權人應當及時、積極地向債務人主張債權,以免錯過訴訟時效的保護期,加大債權人的舉證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借條和欠條都屬于債權憑證,它們的法律效力也沒有高低之分,但他們在法律上所代表的意義實則是有區別的,書寫規范也有所不同。二者的區別在于:欠條和借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它們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欠條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則訴訟時效從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約定還款期的從還款期滿時起算。也就是說,約定了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時效是一樣的,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則是有區別的。
對于沒有還款期限的借條,出借人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請求還款,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之時開始計算,借條的效力最長可達20年。?而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是對雙方以往經濟往來的一種結算,權利人應當在欠條出具之日起三年內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也就是說,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從出具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借款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日期,那么債權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索要,時效從債務人拒絕還款時起算,最長時效不得超過20年,如果約定了還款期限,則時效從還款期滿時起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