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損險有望互碰自賠

導讀:
交強險在實現互碰自賠之后,車損險也有望實現互碰自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保險法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但代位求償制度的完善可以避免雙方車輛互碰后向有責方保險公司理賠的麻煩,有效避免“無責不賠”的誤解。指引規定,保險公司之間將根據車損險條款中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賠付的規定進行追償和清算。那么車損險有望互碰自賠。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強險在實現互碰自賠之后,車損險也有望實現互碰自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保險法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但代位求償制度的完善可以避免雙方車輛互碰后向有責方保險公司理賠的麻煩,有效避免“無責不賠”的誤解。指引規定,保險公司之間將根據車損險條款中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賠付的規定進行追償和清算。關于車損險有望互碰自賠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強險在實現互碰自賠之后,車損險也有望實現互碰自賠。今天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了《機動車輛損失險代位求償索賠指引》,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
代位求償權簡單來說就是當對方造成自己車輛損失后,保險公司可以先向自己賠償,然后取得代位求償權向對方或對方的保險公司追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保險法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代位求償是保險公司的法定義務還是權利,此前業內存有爭論。但代位求償制度的完善可以避免雙方車輛互碰后向有責方保險公司理賠的麻煩,有效避免“無責不賠”的誤解。
索賠指引中明確代位求償的案件為事故責任明確,未得到責任對方的賠償,而且按照保險法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未放棄對責任對方請求賠償的權利。從索賠流程看,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應向保險公司及時報案,協助保險公司進行查勘,并協助保險公司進行損失確定,與保險公司協商共同確定修理項目、方式和費用。被保險人還應及時提交索賠材料,簽署權益轉讓書,按照法律規定積極協助保險公司進行追償。
指引規定,保險公司之間將根據車損險條款中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賠付的規定進行追償和清算。保險公司之間存在爭議的,不得影響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索賠。
據悉,保險行業協會將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并設立投訴電話向社會公布。對于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怠于執行本指引規定的,被保險人可以向當地保險行業協會投訴,保險行業協會須給予妥善處理,并將違反規定的分支機構名單向社會公布。
來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0706萬輛,機動車交強險投保率只有49%。機動車中9086萬輛為汽車,其中7164萬輛投保了交強險,投保車損險的有4135萬輛,投保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的為5195萬輛。
投保率低使得保險公司在理賠后追償的環境相當復雜。如果遇到責任方沒有買保險的情況,保險公司追償很難成功。2010年某財產保險公司行使代位求償權的案件有125筆,追償成功的只有1筆。
來源: 法制日報
【延伸閱讀】
交通事故
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