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公司入職流程有幾條

導讀: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事實勞動關系怎么認定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一、正規公司入職流程有幾條?
1、新進人員需詳細填寫由公司統一發給的《員工入職登記表》,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復印件、職業等級證書各一份。
2、對《員工入職須知》教材進行詳細學習,并填寫《學習確認單》。
3、接待人員負責填寫《新員工試用申請及核定表》。
4、組織新員工對公司的規章制度進行學習,并嚴格遵守。
5、與宿舍管理員溝通,填寫《住宿申請表》,為需要住宿舍的員工安排住宿。
6、攜帶《新員工試用申請及核定表》,將新員工交接給所需崗位部門責任人。
7、新員工工作滿7天后為其發放就餐卡并領取工作服。新員工入職后的前7天執行紙質版訂餐,7天后執行微信訂餐、就餐刷卡。
8、員工入職一個月內,經考核合格后辦理轉正手續,簽訂勞動合同,發放工牌。
二、構成勞動關系須滿足哪些條件?
(一)主體:指參加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二)客體: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
(三)行為: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內容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法律法規一、《民法典》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事實勞動關系怎么認定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它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