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繼承糾紛

導讀:
但試想,一個依法繼承的建議,都能引發如此大的沖突,如果那些被世俗排除在外的繼承者,堅決地要求依法繼承的權利,矛盾豈不會更激烈,利益爭奪豈不會更殘酷,后果也將更嚴重,可是,依法繼承的觀念在農村并不成熟,一旦矛盾被激發,兄弟反目、親人成仇難以避免,隨著鄉村財產數額和利益格局變化,依法繼承的意識,將很快蘇醒,兄弟中其中一位,受教育程度較高,提出了依法繼承的建議,如今的農村,生活方式受城鎮文明的感染,越來越現代化,但觀念卻依然滯后就拿繼承這事兒來說吧,鄉村享有繼承權利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男性,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下農村的規則體系,沒有能力處理好繼承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法治的軌道和框架,來減少爭端,保障權利。
村里有老人逝世,留下一筆財產,但沒有遺囑。按照村里財產繼承的規則,這筆遺產,要么幾個孩子平分,要么按勞分配侍奉老人的兒子們拿走一大部分。
原本以為能和平進行的遺產分割,卻因為偶然的一句話,點燃了這個大家庭的戰火。兄弟中其中一位,受教育程度較高,提出了依法繼承的建議。這個兄弟認為,老爺子留下的財產,其他的幾個姐妹也應該分得一份。
他的這個建議,如果放在城市,合情合理。但是在鄉村,就是節外生枝、無端生事。因為這個建議,其他兄弟與他當場反目,從此斷絕往來。原本和睦的一個大家庭,也因此陷入破裂的境地。
如今的農村,生活方式受城鎮文明的感染,越來越現代化,但觀念卻依然滯后就拿繼承這事兒來說吧,鄉村享有繼承權利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男性。
在我的印象中,村里幾乎沒有女性提出自己繼承財產的訴求。即便她們慢慢地知道自己擁有這樣的權利,這也是個不可觸碰的話題,更不會提出繼承訴求。誰都不想成為異類,背負罵名。
只是,這樣的隱忍,還能持續多久?隨著鄉村財產數額和利益格局變化,依法繼承的意識,將很快蘇醒。無論是城里還是鄉村,利益爭奪的本質并無區別:并非不愿、不敢爭,就看利益蛋糕是不是足夠大。面對漸漸膨脹的利益蛋糕,親情的畫皮,總有撕破的那一天。
城鎮化正在推進,農村人的財富也隨之增長。或因為征地,或因為拆遷,原本不值錢的土地,正在轉化為巨大的財富。老人逝世留下的大量遺產,也就成為愈加醒目和誘人的蛋糕。這也意味著,過去的繼承慣性終究會被打破,更加激烈的爭奪戰也即將展開。
可供繼承的遺產在增加,想要加入繼承隊伍的繼承者,也勢必隨之增加,比如長期缺位的女性繼承者。可是,依法繼承的觀念在農村并不成熟,一旦矛盾被激發,兄弟反目、親人成仇難以避免。本來就已很脆弱的親情倫理,因為繼承矛盾,將面臨一次災難性的沖擊。
面對即將爆發的繼承矛盾,在財富進村的同時,依法繼承的意識,是否也應盡快進村?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下農村的規則體系,沒有能力處理好繼承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法治的軌道和框架,來減少爭端,保障權利。
村子里發生的這起繼承糾紛,只是個偶發事件。但試想,一個依法繼承的建議,都能引發如此大的沖突,如果那些被世俗排除在外的繼承者,堅決地要求依法繼承的權利,矛盾豈不會更激烈,利益爭奪豈不會更殘酷,后果也將更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