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物品肇事罪刑事責任如何追究

導讀:
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物品是被國家劃為了危險物品的范疇,在其適用于儲存之中需要格外注意。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了,危險物品肇事罪刑事責任如何追究?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由大律網網上律師咨詢處為大家進行的相應的解答吧。
一、危險物品肇事罪刑事責任如何追究
危險物品肇事罪刑事責任追究如下:
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
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危險物品肇事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本罪的犯罪對象是特定的,即能夠引起重大事故的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危險物品。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物品的過程中,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有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的行為。
2、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的行為必須是發生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上述危險物品的過程中。
3、必須因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而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
4、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必須是由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的行為所引起的,即兩者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從司法實踐中案件情況看,主要是從事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職工。但不排除其他人也可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違反危險品管理規定的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具有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主觀心理。至于行為人對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的本身則既可能出于過失,也可能出于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