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瀆職如何處理

導讀: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對自己的工作不夠負責,而一些國家公職人員可能會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做一些違法的事情,為了規范國家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我國制定了嚴格的法律規定,對于構成瀆職罪的人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行政執法瀆職如何處理?下面大律網小編帶你來看看相關的知識。
一、行政執法瀆職如何處理
構成瀆職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情節嚴重或者致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二、瀆職罪是什么
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徇私舞弊,影響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使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收到重創的行為。
(一)主體要件
瀆職罪的犯罪主體限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黨委、政協、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都不屬國家機關范疇,司法實務中出現了協管、協警及治安聯防人員受國家機關的委托從事公務的現象。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中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進一步的擴大解釋: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客體要件
瀆職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
(三)主觀要件
瀆職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出于故意,少數出于過失。故意與過失的具體內容因具體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沒有目的犯。
(四)客觀要件
瀆職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