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姻有過錯一方是怎么認定的

導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離婚是雙方當事人的結束婚姻關系的最后一種辦法了,而在夫妻離婚時,雙方意見不合時,各自就要為各自的利益來主張,看另一方在婚姻里面有沒有過錯,這樣才會獲取更多的利益。那么婚姻有過錯一方是怎么認定的呢?下面由大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民法典婚姻有過錯一方是怎么認定的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對以上四種具體情形,認定為過錯方,第五項規定的“其他重大過錯”,需要根據具體案情認定,對于過錯方提出的離婚,法院仍應堅持以是否感情破裂為標準決定是否判決離婚。凡雙方感情尚未破裂的,過錯方愿意接受調解和好,無過錯方及其子女對有過錯一方持諒解和爭取的態度,法院應該判不離。如雙方感情確實無法挽回,過錯方堅持不接受和好的調解,則不能勉強一方不愿維持的婚姻,否則,會違背兩人的根本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離婚損害賠償】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二、離婚過錯方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所謂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賠償和精神賠償。物質損害賠償主要是一方在重婚、與他人同居期間將財產贈與與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致使無過錯方的財產損失,無過錯方可要求過錯方賠償因該贈與行為給其帶來的物質損失。關于精神損害賠償,需由侵權人過錯程度、侵害手段、場合、侵權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經濟能力和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多重因素來予以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