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的訴訟時效

導讀:
近年來,不少金融管理公司受讓了大量不良債權,轉讓也是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的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金融機構是可以將不良債權轉讓出去的,無論是給投資者、投資公司還是境外投資者都是可以的。下面看下大律網專業律師對于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的訴訟時效的介紹。
什么是不良債權
與一般債權轉讓相比較,不良債權轉讓涉及的政策性強,轉讓標的是評估為不良債權的金融債權,轉讓對價一般為低價打折轉讓,受讓企業或個人主張債權時, 債務人往往會以該債權轉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為由抗辯轉讓合同無效。
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的訴訟時效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債權轉讓之后訴訟時效第6條第1款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后,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的通知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是由于考慮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了商業銀行巨額債權,債務人眾多,在通知債務人上壓力很大,有些債務人拒絕在通知上簽字,試圖逃廢銀行債權。而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的銀行債權屬于不良資產,與一般債權轉讓相比有政策上特殊性,法律對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也未有明確的要求,因此認定公告有債權轉讓通知的效力。據此,有人認為,債權轉讓公告也是債權轉讓通知的一種方式。
不良債權如何清收
1、運用非訴訟方式催收不良債權問題。
非訴訟的清收工作花費的成本小,更重要的是不傷及企業和客戶之間的合作關系,所以這個方式是企業的首選方式。實踐中,很多企業的非訴訟清收工作往往效果不好,其原因往往在于清收的方式和力度不夠。
應該看到,對于一個欠款不還的企業,其債權人往往不止一家,其用于歸還債務的資金也有一定限度,所以企業會根據輕重緩急確定不同的還款期,這個時候,誰催收的力度大,誰就可能更早的拿到錢,正所謂會鬧的孩子有奶吃,所以必須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給債務企業施加壓力。
具體的催收工作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充分的準備。催收人員一定要對債務由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合同簽訂的過程、是否存在爭議、對方的態度及履行能力、對方可能提出的理由等,這樣才能夠有備而戰
2)注意催收人員的選擇。不同的人員催收的效果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級別越高的員工催收的效果越好,法律事務部人員的催收效果比營銷人員好,律師催收的效果比非律師的效果好,所以在人員選擇上也要注意。很多企業人員選擇上不注意,要么就是由業務人員單打一,從頭到尾由業務人員來單挑,要么是業務人員,財務人員,企業領導齊上陣,組織一個很多人的隊伍上門討債,要么就是一發現不良債權,直接交給律師起訴,根本不考慮與對方的協調溝通,這種種方法無疑都是不正確的,我們在人員選擇上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次序,要根據情況設計好人員的配置,以保證最佳的效果。
3)加強溝通,求同存異,解決問題。催收人員要善于把握對方的心理,從心理上拉近與對方的距離,對于對方能夠提出的有一定合理性的意見和要求,要盡量給以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委婉拒絕。催收人員要耐得下性子,忍得住氣,把握對方的心理,力爭和平解決問題。
4)適當的運用造勢戰術,與對方打心理戰。催收人員要學會虛張聲勢,給對方造成錯覺和壓力,往往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前所述,一個債務企業用于歸還債務的資金是有限的,誰施加的壓力越大,誰得到償還的可能性就越高,而這個壓力主要是來源于債務方的心理感受,所以追債務的人員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利用一些必要的方式,給對方形成錯覺,來增大對方的心理壓力,從而盡快的討回不良債權。
5)注意觀察了解債務人的情況,收集證據,形成判斷,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催收人員不但要著力于催收債務,更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債務人的情況要有一個比較準確的了解判斷,以供決策者決定下一步的對策。
2、運用訴訟方式解決債權問題
訴訟是企業保護自己權利的有力手段,一個準備充分的案件,其效果常常是令人滿意的,更為重要的是訴訟可以給企業的其他客戶傳遞一個強烈的警戒信息,有效的抑制其他客戶拖欠貨款的企圖。中國的企業家眼里往往將訴訟作為無奈的選擇,但是越不敢訴訟,拖延下來的結果會越糟糕,所以對于訴訟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不輕易訴訟,不懼怕訴訟,做有把握的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