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把人氣死違法嗎

導讀:
悲痛欲絕的小玉與母親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蔡大媽對父親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蔡大媽與小玉因鄰里糾紛發生爭吵,經勸阻后,蔡大媽對小玉進行辱罵,最終引起小玉父親腦動脈瘤破裂后因顱內出血及嚴重并發癥死亡,應認定蔡大媽存在過錯,因小玉父親的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合計為114.7萬元,法院最終判決蔡大媽賠償小玉母女17.2萬元,經鑒定,小玉父親系腦動脈瘤破裂致顱內出血及嚴重并發癥而死亡,與蔡大媽的爭吵使他情緒激動引起瞬時血壓增高,不排除對動脈瘤的破裂有一定的誘發作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爭執難以避免。有時,激烈的言語交鋒可能導致一方情緒失控,甚至出現嚴重后果。這時,一個問題浮現在我們心頭:“罵人把人氣死違法嗎?”標題:《罵人把人氣死違法嗎?》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可能涉及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兩個層面。民法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私權糾紛,而刑法則針對犯罪行為規定了相應的刑罰。從民事角度看,如果罵人的行為嚴重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被侵權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以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然而,單純的辱罵通常不構成刑事犯罪,除非伴隨著其他犯罪行為,如故意傷害或者尋釁滋事。
我們必須明確的是,法律對于因果關系的判斷十分嚴格。即使罵人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也不一定能構成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換句話說,并非所有的言語攻擊都能被視為導致他人死亡的法律原因。
“罵死人”,犯法嗎?
蔡大媽和小玉住在同村,兩戶人家挨得很近,鄰里關系卻相當緊張。小玉是個追求時髦的年輕人,蔡大媽看不慣她的生活方式,兩人平日就為瑣事拌嘴。2019年10月26日,蔡大媽前往河邊,路過小玉家門口,小玉飼養的狗突然出現,把蔡大媽嚇了一跳。蔡大媽對著狗罵了一句,小玉聽到后趕來,直接回懟,瞬間炸開了鍋。小玉的父母生怕女兒被欺負,也趕出來參與“罵戰”。矛盾愈演愈烈,村干部和民警聞訊趕來。在眾人的勸解下,兩家人終于停歇,準備各自回家。
沒想到,蔡大媽不甘心,趁小玉轉身又補罵了幾句,言辭惡劣,還帶有侮辱性字眼。小玉父親聽到后,頓時覺得頭暈目眩難以站立,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小玉父親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有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腦積水、高血壓等病癥,住院61天后,因治療無效去世。
悲痛欲絕的小玉與母親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蔡大媽對父親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經鑒定,小玉父親系腦動脈瘤破裂致顱內出血及嚴重并發癥而死亡,與蔡大媽的爭吵使他情緒激動引起瞬時血壓增高,不排除對動脈瘤的破裂有一定的誘發作用。
·判決結果
法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蔡大媽與小玉因鄰里糾紛發生爭吵,經勸阻后,蔡大媽對小玉進行辱罵,最終引起小玉父親腦動脈瘤破裂后因顱內出血及嚴重并發癥死亡,應認定蔡大媽存在過錯。根據其過錯情況,由蔡大媽承擔15%的賠償責任。因小玉父親的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合計為114.7萬元,法院最終判決蔡大媽賠償小玉母女17.2萬元。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吵架對方被氣死行為人有責任嗎?
1、看具體情況而定。行為人主觀無過錯,對方被氣死純屬偶然,就不犯法。行為人既不負刑事責任,也不負民事責任。行為人主觀上存有過錯,但不具備追求對方死亡的目的;
2、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導致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3、“氣人者”主觀惡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故意找茬刺激對方,達到懲罰他的目的。如果采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將構成故意傷害罪;
4、如果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斗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吵架氣死人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1、根據法律規定,當事雙方發生爭吵過程中有輕微傷害行為,但導致一方誘發疾病死亡,而且輕微傷害與其死亡原因有直接因果關系的,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根據雙方的過錯責任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2、吵架氣死人需要賠償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3、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在一起發生在南方的案例中,張某因長期遭受鄰居王某的辱罵和威脅,精神壓力巨大,最終不幸突發心臟病去世。盡管張某的家人認為王某的言行直接導致了張某的死亡,法院經過審理后認定,王某的行為雖不當但未達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程度,故不構成犯罪。
在什么情況下,罵人行為可能構成犯罪呢?如果辱罵行為超出了一般的社會容忍度,且明顯具有侮辱、誹謗的性質,造成了被害人嚴重的精神刺激,進而引發了身體疾病或其他嚴重后果,那么根據具體情況,罵人者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以北方某市發生的案件為例,李某因瑣事與同事趙某發生激烈爭吵,在爭吵過程中,李某對趙某進行了長時間的辱罵并伴有威脅性言辭。趙某因此受到極大的精神壓力,不幸患上嚴重的抑郁癥,并最終自殺身亡。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某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一般的辱罵范疇,其言語具有明顯的傷害性和威脅性,因而判決李某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罵人是否構成違法行為,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和法律規定綜合判斷。在處理此類爭議時,建議當事人積極收集證據,包括證人證言、書面證據等,并及時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結尾: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罵人把人氣死不一定構成違法行為,這需要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如果您遇到類似的法律實務問題,建議咨詢律總管本頁面的專業律師,他們將為您提供更為專業、精確的法律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