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決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

導讀:
正確的決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
正確的決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
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是投資行動的準則。項目一經決策就確定了項目的投資規(guī)模和建設方案。正確的決策是設計的依據,直接關系到整個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和投資效果。因此,正確的決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首要前提。決策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有:
1.1項目的建設規(guī)模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都應選擇合理的建設規(guī)模。規(guī)模過小,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建設和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下;規(guī)模過大,超過了產品的市場需求,導致銷售不暢,也會使經濟效益降低。例如電源建設項目,不同類型、不同建設地區(qū)的電廠對容量的要求則不同。近幾年來,電源項目大多采用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發(fā)電機組,以滿足地方經濟迅猛發(fā)展的需要。大容量機組雖然建設投資高,但發(fā)電能耗率低、效率高,運行經濟性好;而小容量機組適用于熱電聯產、能源綜合利用和燃油調峰項目,其特點是建設投資低,環(huán)保和社會效益好,運行經濟且能滿足電網調峰需要。在確定電源項目建設規(guī)模時既要考慮建設成本,又要考慮運行成本,既要考慮社會效益又要考慮企業(yè)長遠效益。因此,合理的建設規(guī)模是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1.2項目的建設水平和技術裝備
項目的建設水平主要指建設規(guī)模、建筑標準、技術裝備、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標準。建設標準是編制、評優(yōu)項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資估算的重要依據。建設標準是否合理,對控制工程造價有很大影響。建設標準應根據技術進步和投資者的實際情況制訂,標準訂得過高,只能無謂地增加造價,浪費投資。標準訂得過低,達不到先進高效、安全可行的技術標準,不利于技術進步。因此現階段大多數建設項目應采用適當超前、安全可行的標準,既考慮現時投入,又考慮長遠效益。如:目前燃燒發(fā)電廠,均要配套建設環(huán)保設施,考慮排放物的綜合利用,這勢必加大工程投資,但這部分投資卻能收到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在技術裝備的選擇和工藝設計中應充分應用技術經濟原理和價值工程理論,分析投入產出,比較綜合效益。
1.3項目建設地點
合理選擇項目建設地點,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項目的命運、影響工程造價的高低和今后的經營狀況。
建設地點的選擇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和需要,靠近原材料、能源、水源提供地及產品銷售地,以降低原材料、能源采購和運輸費用。
考慮氣象、地質、水文等建廠自然條件,遵從工業(yè)項目相對集中的原則。
1.4可行性研究及投資估算
項目的決策依據是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是確定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總投資的限額??尚行匝芯坎粌H要評價項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對方案進行優(yōu)化認證。投資估算必須準確且能滿足限額設計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設計概算必須控制在批準的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范圍內,收口概算不允許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因此,決策階段保證投資估算的準確性。
工程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