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放火罪要判幾年,放火罪的構成?

導讀:
放火罪是以危害公共安全為客觀要件的犯罪,必須造成對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構成危害,防火通道是為了在火災時提供逃生通道而設計的,因此一定不能被堵塞或者用來進行危險行為,否則將會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基于以上標準,當司法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的放火行為符合以上要素時,就可以追究其放火罪的刑事責任,放火罪是一種過錯犯罪,犯罪主體必須具有一定的過錯,即必須是可以預見的,合理人在同樣情況下應當預見的,不能排除的過錯行為。
【案件摘要】
李某是某小區的業主。居住的樓層有雙電梯,但是中間隔著一個防火通道,這個防火通道上又有兩家的窗戶。這個防火通道直接聯通李某兩家的窗戶,是露天的設計,所以上面有一個物業的安防攝像頭監控著。
有一年夏天,當李某正在開著窗戶吃著冰棒看電視時,突然聞到一陣燒焦的味道飄進來。李某探頭一看,發現隔壁的幾個人正在防火通道里燒烤。
李某只好出去跟他們交涉,告訴他們不要在這里燒烤,因為煙味會熏到別人。他們對此不以為意,并說如果李某想找麻煩,他們不怕。
于是,李某打電話報警解決這個問題。不到五分鐘,一輛警車就停在了樓下,帶走了隔壁的人。他們喝了一些酒,在警車上和在警局里都不停地嘲笑警察。
然后警察帶李某去另一間房間錄口供,錄口供的時候,還能聽到隔壁那些人的嘲笑聲。之后,一個應該是官員的人問李某是租房還是自己的房子,李某很奇怪這跟租房還是自己住有什么關系,李某回答說是自己的房子。
警察告訴李某,隔壁的人是租客,現在可能要被清退了。李某連忙說不要清退他,但是警察告訴李某,由于樓內非法用火這種事情正在嚴查,這個人很可能會被拘留15天。
警察離開后不久,又出現了一次警察,他們把隔壁人的母親也帶走了,原來是隔壁人的母親想熏熏李某報復李某,就把李某家門口的門墊子點了。
后來,他母親被判犯有放火罪,因為門墊子的火把上面的探頭給燒了,物業報價全套系統造價50萬,正好夠量刑。
【法律科普】
1.放火罪的法律定義是什么?
放火罪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在認定放火罪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與一般的放火行為不同的是,前者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而后者則不會。其次,在判斷是否構成放火罪時,應以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無論是既遂還是未遂。
最后是意外火災不構成犯罪,因為行為人既無故意,又無過失。在司法實踐中,處理具體放火案件時,有時會發生意見分歧。
2.追究放火罪的刑事責任的標準有哪些?
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犯罪主體必須是故意放火。犯罪主體必須具有故意放火的主觀故意,即明知放火行為可能會危害公共安全,但仍然故意實施放火行為。如果是因為過失或者其他非故意原因導致的火災,就不能構成放火罪。
放火行為必須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放火罪是以危害公共安全為客觀要件的犯罪,必須造成對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構成危害。
放火行為必須有明顯的違法性。犯罪主體的放火行為必須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否則就不能構成犯罪。
放火行為必須有明顯的過錯。放火罪是一種過錯犯罪,犯罪主體必須具有一定的過錯,即必須是可以預見的,合理人在同樣情況下應當預見的,不能排除的過錯行為。
基于以上標準,當司法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的放火行為符合以上要素時,就可以追究其放火罪的刑事責任。
3.從以上事實我們得出以下啟發:
安全第一。防火通道是為了在火災時提供逃生通道而設計的,因此一定不能被堵塞或者用來進行危險行為,否則將會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
合理使用公共區域。無論是樓道、防火通道還是其他公共區域,都是大家共用的,需要尊重其他人的權利。因此,不應該在這些區域里進行個人活動或者妨礙他人的正常使用。
相互尊重,友好相處。當發現別人有不當行為時,應該先嘗試與其溝通并友好解決。如果對方不配合,可以考慮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
不要輕信謠言。警方在處理此事時,很快就處理了案件并將罪犯繩之以法,但隔壁人卻因為聽信謠言對李某進行報復。因此,在處理問題時,我們應該聽取事實和證據,而不是盲目相信謠言或者聽從他人的主觀臆斷。
遵守法律法規。在這個故事中,隔壁的人因為在防火通道里燒烤和點火,被警方處理并最終被判犯有放火罪。因此,我們應該遵守法律法規,不要做違法的事情,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在本案中,物業公司有責任確保公共通道的安全和防火措施的有效性,因為這涉及到業主的安全和生命財產。如果物業公司未能履行自己的義務導致損害,業主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業主應該保護自己的權益,例如在遇到類似隔壁人非法燒烤的情況時,可以通過報警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業主的行為未造成任何損害,但隔壁人的行為確實違法,警察有權將違法行為的人帶走進行調查。
不要因為情緒而決定他人的命運。在本例中,李某不希望隔壁的租戶被清退或拘留,但是這并不能改變警察和法院的決定。
非法用火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引發火災,損害人員的生命財產。因此,業主和租戶應該遵守消防法規,不在公共通道或其他危險區域使用明火。
如果某人故意用火損害他人的財產或人身安全,他們可能會面臨刑事訴訟并被追究刑事責任。在本例中,隔壁人的母親因點燃李某家門口的門墊子被判犯有放火罪,并被追究法律責任。
非法用火行為可能對周圍的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及時報警并尋求幫助。
此外,我們也應該盡量避免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和感受。最后,法律是保護公民利益的工具,不遵守法律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