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盜竊會留案底嗎

導讀:
未成年盜竊會留案底嗎?一般來說,未成年犯罪同樣會留有案底。當然,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應當適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這樣就不會留有案底。
未成年盜竊會留案底嗎
一般來說,未成年犯罪同樣會留有案底。當然,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應當適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這樣就不會留有案底。如果犯盜竊罪最終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就會封存犯罪記錄。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
一時沖動的少年犯了罪,會不會留下案底?開不開得出來無犯罪記錄證明?會不會影響孩子以后找工作?這一連串問題,不知問出了多少涉罪未成年人家長的心聲……對于這種種擔憂,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無疑是當下最好的回應。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早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時,我國就在該法第286條中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讓罪錯未成年人“無痕”回歸社會,是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初衷。制度實施以來,許多涉罪未成年人從中受益,更好地回歸社會。然而,由于法律規定過于籠統,缺乏可操作性,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實際效果距離立法預期還有一定差距。
未成年偷東西是否會留案底,需要根據以下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盜竊犯罪的主體為已滿16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因此,一部分未成年人也是可以構成盜竊罪的。如果構成盜竊罪的,有案底,但是應該封存;2、如果是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的,不構成盜竊罪。沒有案底。
未成年偷盜的處罰,具體如下: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3、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封存案底影響孩子嗎
未成年案底封存不會影響子女。未成年人犯罪,對其以后子女上學,就業,以及正常的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刑事責任年齡怎么劃分?
刑事責任年齡怎么劃分:確定什么年齡開始負刑事責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刑事犯罪責任年齡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要件之一。從中國的刑法規定來看,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四個階段: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3)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不滿十二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依據
《關于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的通知: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切實幫助失足青少年回歸社會,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際,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執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可以作為工作記錄予以保存。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