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哪里投訴,忽悠老人買保健品找哪個部門投訴

導讀:
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哪里投訴
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哪里投訴
1、可加強與商家協商,要求退回所購產品,返還錢財。
子女發現老人上當受騙后,應該保留購買票據和產品,及時找到保健品公司,要求退還產品和返還錢財。
2、可向衛生局、食藥監局及工商局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
商家為了提高銷量,通常會將自己的保健品包裝為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神奇物品,但是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如果商家有虛假宣傳的行為,欺騙消費者,那么消費者可以向衛生局、食藥監局及工商局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
3、收集、固定好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商家,也可以將商家及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如果協商、舉報無果,消費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情況下,都是保健品推銷員上門推銷,此時也可以將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
4、可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責任。如果商家夸大事實,虛假宣傳,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則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消費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騙取老人數額較大的錢財,還可能構成詐騙罪,消費者可以報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責任。
保健品公司針對老年人詐騙的形式
1、禮品多多贈送型
老年人愛節約,凡有送雞蛋、大米等禮品的活動,不僅自己會參加,還會動員身邊的朋友、鄰居參加,保健品公司往往利用這一點,組織活動施以小恩小惠,搜集參會老年人信息,再通過表演讓老年人上鉤。
2、權威專家唬人型
銷售人員將掌握的老人健康狀況提前告訴“專家”,“專家”義診時惡意夸大老人身體狀況,并見縫插針宣傳保健品功效,銷售人員適時推波助瀾,雙方無縫配合,老人十有八九會掏錢購買。
3、孝順兒女關懷型
“阿姨您來啦,許久未見,我可太想您啦!”這樣的噓寒問暖,讓多數老人很是受用,親生子女不在身邊,有這樣貼心的干兒子、干女兒“關心”自己,支持他們的工作買一些保健品,也是應該的。
4、免費旅游忽悠型
公司以搞慶?;顒踊仞伩蛻魹橛桑M織老年人免費旅游,實際到了旅游地點,就關起門來進行保健品效果誘導,或者參觀保健品生產車間,但跟銷售的保健品沒有任何關系,卻讓老年人以為看到的是真材實料。
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投訴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具體問題請網友免費咨詢大律網專業領域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