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倒閉學費能否要回

導讀:
培訓機構倒閉學費能否要回
受國家“雙減”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加自身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校外培訓機構破產倒閉甚至卷款而逃的新聞頻頻出現。那么,培訓機構倒閉,學費能否要回?
上了一半培訓機構突然倒閉如何退學費
口才課上了一半,培訓機構突然關門。此前,湖里區法院還審理了這樣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楊女士為兩個孩子報名參加一家教育培訓公司開設的口才培訓班,學費共計16164元。去年8月底,這家公司停止營業了,課程無法繼續完成,兩個孩子剩余的課時合計175節,剩余學費11786元。
培訓機構停止營業后,楊女士要求該公司返還剩余學費。然而,對方雖然確認了應退的費用卻一直沒有兌現。無奈之下,楊女士訴至法院。案件審理時,被告教育培訓公司已經聯系不上。
湖里法院審理認為,因被告公司停業,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原告要求解除合同,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合同解除后,公司應當返還剩余學費。
最終,湖里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公司支付11786元及利息。
培訓機構倒閉,學員如何取證維權?
法官說,教育培訓合同糾紛系列案件已經陸續審結,多數案件也已生效。其中,很多案件雖然法院判決支持了學員要求解除合同和退費的訴求,但是,畢竟被告已“人去樓空”,執行到位亦非易事。培訓合同在培訓機構正常經營期間已經到期而未申請延期,原告因自身原因未在合同期限內上課,其要求解除合同和退費的訴請均被駁回。
法官提醒說,在教育培訓活動中,一方面應要求培訓機構簽訂規范的書面合同,簽約前核對清楚簽約主體,充分了解協議內容,例如合同期限、退款條件、違約條款等具體事項,同時對于提前繳納的培訓費要求開具正規發票或收款收據。另一方面,要保管好合同和繳款憑證的原件,在出現培訓機構違約等的情況時,才能夠通過訴訟等方式及時有效地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