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无码AV,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成av人大宝影视

我需要找律師

北京律師,專業團隊, 200+云律所實力在線

解決
難題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專業化團隊,全程跟進
一站式解決您的法律難題

直接找律師

我需要打官司

嚴選律師,權威專業,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師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處理案件類型豐富,庭審經驗分析
上萬案件代理,勝訴率高

直接委托律師打官司

我需要詳細咨詢

專案咨詢服務,資深律師方案定制

付費
咨詢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根據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專屬維權方案
精準把控案件難點,尋求最優方法

直接付費咨詢律師

我需要基礎咨詢

快速應答,高效服務,24小時在線

免費
咨詢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專業認證律師,一對一在線咨詢
法律問題優質解答,及時與客戶反饋

等待免費咨詢律師

農村永久退出耕地補償_美國農民怎么退出土地的

李楠楠律師2022.09.08965人閱讀
導讀:

從電視新聞得到的消息,有的地方搞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以承包地入股,參與分紅。農民還能到合作社務工,領一份工資。本人認為,這是當代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走集體化經營方式,實行規模化生產方法,利用大資金,科學種養才是發展方向。單打獨斗的農業生產方式,應該或必需結束。

一畝地補償承包者十萬元,讓其永久退出,也是一種好方法。大農業生產即將來臨,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數量,正在減少。兩個因素促使把土地集中經營,是最好的為法。

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每畝10萬元。我不愿意退出。

如果按照這個可以補償的邏輯,是否用錢就可以賣買農村的土地?是否有更多錢的人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土地?像是回到了中國的解放前,大地主只要有更多的錢,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土地。而他們自己也不用耕種,雇人來耕種就好,耕種的人世世代代跟大地主打工。可能有人會說,你們可以把這些補償款做為啟動資金去投資,等賺錢了再把田地多買些回來。我只能呵呵!很多人應該聽過,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為了以后過上好日子,賣掉了祖上傳下來的一套四合院,湊了30萬人民幣出國去淘金。三十年后攢下了100萬美金(折合人民幣約600多萬)。而當年30萬賣掉的四合院,身價暴漲到了8000多萬,翻了200多倍。

我們村里1980年在全國聯產承包責任制下,我家分配到了五口人的責任田地,由于村里人口的增加,中途重新分配過兩次,最近幾年沒有再分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家戶口還在村里的總共有六口人(老爸、老媽、我妻子、我倆孩子和我),我兄弟的農村戶口早些年遷出去了。現在我們家總共有耕地六畝左右,山地三畝左右(我們這邊是丘陵地帶,有山地,以前的山地都被我們家改造成了現在的林地)。如果退出土地以后,拿著這幾十萬元資金能做什么呢?現在我們市區一百平米的房子加上裝修,平均房價也要近一百萬,好點的毛坯房也要一百萬元以上。用這么一點點資金能保證養活一家人嗎?就算靠打工能養活我們自己這一代人,那自己的子女呢?下一代人呢?以后世世代代靠幫別人打工養活自己嗎?

如果有錢人,用錢買了土地后屯田屯地,那無地農民世世代代只能跟地主做長工了。農村要發展,還是要以大農場為單位,用機械化大面積耕種,配合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村農產品的競爭力,結合開發休閑旅游、養老等,提高農村整體的生產力。讓農民用分配到的責任田地,以股份的形式入股農場,村民可以選擇在農場上班,也可以外出發展。

起碼我會同意。現在農村進入老年化,沒有勞動力耕種土地。農村家庭的孩子都是上了大學在城市就業,沒有考大學的也都出去找工做,土地會慢慢出現耕種斷層。近年來土地耕種成本增高,天氣災害頻發,種地賺不到錢甚至虧本時常發生。以后也會進行土地流轉,集中大型機械耕種,現在已有農村合作社承包,退出土地早晚的事情。給這樣的條件有人會不同意?

再來個簡單算法,畝/10萬,我分了6畝地,那就是60萬,我每年賣地租有不到5000,60萬要賣到100年外去了,靠著這點土地能賺到60萬那是做夢都不要想的事。而且按這個條件退出土地,還可以去做別的事情。給這樣的條件我拿什么堅持不同意,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呵呵!

要說農民沒有土地了,那還叫農民嗎,到時候成啥了。人不能忘本,有土地才會有一切,他們為什么每畝給補償10萬元,還要農民永久退出土地,告訴你們,這一畝地,不是10萬元可以搞定的。一畝地,最多幾十年,也是可以掙到10萬塊錢的,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所誘惑,這是資本主義思想,要長遠打算。就算為了自己后代著想吧,要不然,到時候,你的后代會罵你了。

再說了,就算永久退出土地,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憂。土地多的就會比較劃算了,所以在這個前提下,必須人人平等對待,不搞亂七八糟的。首先要按照每戶人口,以戶口本人員而定,從新分配好土地,這個時候在補償10萬塊錢,這樣做才會接地氣,更親民。

還有一個就是,你那里土地,如果每畝領取了十萬塊錢補償,被征收了所有土地,你永久性的沒有土地使用了。這種情況下,是否還有額外福利,比如過年過節期間,平日里,會不會給你們免費發放一些生活用品,就像食用油、雞蛋、蔬菜、面粉等之類的福利。如果沒有,我建議還是算了吧,在我們這里是行不通的,就算通過了,老百姓肯定怨言很多。

根據自己家庭條件情況,有的覺得還是挺劃算的,畢竟就他自己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但是大多數肯定不會同意的。要不然就一次全清,別搞分期付款一些亂七八糟的,但是有這樣的好事嗎。

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每畝十萬,我可以這樣出說,除大城市邊沿的農村外,愿意的人很多,現在在城市打工的很多,少說二億人總有吧,這部分人有的土地租給別人耕種,租金一年幾百到上千,有的地方無人租賃,只好拋荒,而十萬一畝的退出費要租賃一輩子也收不來十萬,如果家里自己耕種,每畝地種糧凈收入有一千塊還萬事大吉了,種瓜種菜可多掙一點,但還要看市場行情,您說有十萬一畝退出費可拿,要種多少糧食和疏菜才能賣足十萬,就是現在國家征用土地修公路,鐵路,到農民手中征地款也沒十萬,你說有多少人愿意退出,反正我愿意。以上只是我人觀點。(六月十九日,原答)

領取10萬一畝,比強行征收強十倍,我們村的土地都是這樣強行征收了,40多塊錢一平方水田面積,山地更低,現在都是失地農民,天有不測風云,不知以后沒有工打,天災人禍鬧饑荒的日子怎么過,但是土地是農民的根本,除了國家征收外,建議農民再多錢也別把土地賣了,你能保自已一代不缺吃不缺錢,富不過三代,你再多的錢,也保不了兒子孫子,留著土地若干年后兒孫沒有別的本事,可以種田種地,飯有得吃餓不死人!農民的眼光也不能看著眼前,要為后代兒孫著想,除了國家征收外,千萬別亂賣土地,害了子子孫孫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因為各地農村情況都不一樣。我來說下自己家的情況。

老家山東農村,家里還有大約10畝地。父母都還生活在農村,因為父母都老了,土地六七年前就不再自己耕種了。這些年是出租給同村的人種了,不過出租的租金很少,應該是一畝地一年才給個幾百塊錢零花錢。現在我老家農村的現狀如下。

一、種地費力掙錢少:

我們老家分夏秋兩季,夏天收小麥、秋天收棉花、大蒜等等。因為如果都種糧食作物的話,除去種子、化肥、農藥、耕地、收割、種地基本上不掙錢。所以種經濟作物的較多。

但是棉花、大蒜這些經濟作物又特別的費時費力,并且還受到每年的收購價格的波動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大蒜,好的年景收入還不錯,差的年景還要賠錢。這還沒算,在家種地的人,如果出去打工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二、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

我們這一代80后發小,一塊長大的有十幾個。要么像我一樣上大學城里買房定居了,要么離開農村自己創業了,要么也進城打工了。

90后留在農村的更少,現在的農村剩下的有我們的叔叔輩的,再就基本上都是老人了。未來農村會逐漸萎縮,甚至很多農村會逐漸消失,這是可以預見的。

三、土地被征用的可能性很小。

我們農村老家,離縣城3公里(縣城很小,發展很慢),離市里50多公里。所以我們老家的房子實際上是沒有拆遷的希望和價值的。農村的土地政府征用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四、農村土地的性質:

農村土地的性質是國家承包給個人的,是集體所有的。也就是說,這份“承包合同”當然是有期限的,比如30年。更準確的說,土地既不是私人財產,也沒有永久產權。

以上原因,如果領取補償10萬元一畝,永遠退出土地,我們當然愿意。因為農村的土地對于我們來說只是老家的根的代表意義,幾乎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

另外,我覺得補償10萬元一畝的政策,實際上是提出了一個不可能出現的假設的問題。有點異想天開的意思。個人判斷這種政策出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舉個例子,我們家現在的地今年出租給別人耕種。明年我想收回自己種,會告訴別人說我每畝給你補貼100塊錢,你以后別種了吧?大家想想,這不是就是個笑話嗎?

先來說一件今年自家遇到的事,今年年初時,村小組向上級申請到了新農村改造名額,一個名額扶持資金30萬元,需要將一些老宅進行拆除、拓寬道路,還有新建游樂場。原本是一件好事,應當給予支持,但村里的一些做法讓老農民“寒心”。在拆除我家老宅時,沒有獲得我家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拆除了,那天老爸下地干農活去了,回家后發現老房子成了一片廢墟。

前段時間,村里通知登記發確權證,要到各家各戶現場核查,結果幾戶人家的老房子都推平了,然后說房子不存在了,無法發證。說實話,如果現在我們村里有這樣的“福利”,退出農村土地,每畝可獲得10萬元的補償,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我個人會選擇響應號召,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種糧收益不高,畝產凈收入難超過2000元

今年糧食價格比往年上漲了些,比如玉米價格上漲至1.2元/斤左右,水稻價格上漲至1.3元/斤左右,這樣的上漲,依然改變不了種糧收益不高的現實情況。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糧食價格多年保持較低的增長率,多地糧食價格難突破1.5元/斤;其次是糧食畝產量不穩定,以水稻為例,畝產量難達到1500斤,很多時候能夠達到1200斤/畝就很不錯。最后,是種糧投入與產出難成正比,近些年人工成本、農藥、化肥等費用也有增長的趨勢。

二、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增加,耕地保護難度加大

今年水稻價格比往年上漲了不少,就拿我們村里來說,中稻的價格達到了1.5元/斤,往年的價格在1.3元/斤以內,也就是一斤中稻上漲了0.2元/斤以上。從我們那里實際情況看,近些年種糧的難度增加了不少,比如今年我家的水稻被水淹了三次,導致水稻的畝產量明顯下降,產量高些的只有500斤左右。而去年持續的干旱,連續一個多個月沒有下雨,有一段時間甚至出現飲水困難,種糧的產量同樣達不到預期。在我們那里,不利天氣因素增多,使得種糧的收入低于預期。

三、土地增值空間有限,很難實現利潤大幅度增長

在我們村里,雖然如今的住房改善了不少,3層以上的樓房也有不少,但整體發展還是比較偏低,村集體的經濟也很薄弱,同時,也沒有一些支柱的產業。這種情況下,農村土地溢價空間就比較小,很多耕地想對外流轉,對應的價格也不會很高,有的甚至沒有人愿意接手,如果一畝耕地流轉費用為300-500元/畝,10年的流轉費用也只有3000-5000元/畝,哪怕是30年,相應的費用也只有1.5萬元,因此10萬元/畝的流轉費用,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當然,如果當地農村發展較好,土地升值空間較大的,那么可以測算下相應的價值。

四、鄉村旅游沒有形成規模,土地價值并沒有很大

我們村里屬于普通的村莊,鄉村旅游也缺乏產業支持,除了春季有一些油菜花,會有零星的游客進村游玩。出現這種現象,個人覺得跟幾方面因素有關,第一個是村里的交通不是方便,道路不寬,停車也不是很方便;第二個缺乏鄉村旅游的產業,游客進村后,體驗不到不錯的項目,這就難有吸引力。第三個因素是沒有長遠的規劃,年輕人外出務工較多,老年人留在村里較多,這種現象村集體發展就不會很強。像有的村莊,鄉村旅游發展的不錯,土地資源的價值就會明顯增加,10萬元/畝恐怕不少村民不會出手。

總之,放棄農村土地,獲得10萬元/畝的經濟補償,是否愿意,還得看當地的實際情況。村莊發展較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合理利用土地,增值空間超過10萬元/畝的,那么可以考慮留著土地。當然,如果當地發展的一般,土地增值空間不高,30年的收益達不到10萬元/畝的,那么選擇有償退出也是一種選擇。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是否愿意”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作為一直關注三農、了解三農的人士,我可以明確地講:關于每畝地給10萬塊錢,讓農民永久退出土地的說法,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沒有任何政策基礎,也不具備操作可能性。

不過關于農民離土離鄉的事,確實備受大家關注,有必要說說自己的觀點,不對的歡迎拍磚。結束時,我也說說自己的困惑,請各位大俠指點。

通過合法的土地流轉,讓更多的農民離土離鄉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我國人均地少,農民憑借自己承包的土地,很難實現致富。前些年就一直有農民變通著把手中的土地流轉出去,然后進城務工,尋求更多收入的想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一直都是靈活變通實現的。這兩年國家下大力氣推動農村土地三權分開,支持鼓勵經營權流轉,對長期困在土地上的農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好消息。我認為,鼓勵農民離土離鄉,至少有這樣幾個好處:

1,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更多增加農民收入。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021元,月均不足1400元,而一二線城市的打工者,平平常常月薪也在5000到8000元。毫無疑問,進城務工會增加農民的收入。而且,進城后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會留鄉的會種地又愿意種地的人,還可以獲得一部分轉讓費用。接受轉讓的人,由于有更多的耕地可以種,收入也增加了。

2,能讓農業發展整體水平上臺階。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零星分散在不同農戶手中,無法實現機械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生產。通過這樣流轉,逐漸向種田大戶、種田能手和農村專業合作社集中,就可以進行統一規劃,規模發展一些經濟作物,還可以用現代機械和科技手段實現對農業生產的提升,整個農村經濟的水平也就高了。

3,務工人員返鄉能帶活農村經濟。進城務工人員在城里面掙到了錢,還可以帶回農村來投資創業,農村經濟發展就有了資金保障。這些人從城里回來帶回先進的理念、經營管理經驗、發家致富門路,也給農村打開了一扇窗,農民致富有了更多的選擇。

通過土地流轉促使農民離土離鄉,固然有諸多的好處,但不能一離了之,而要完善保障政策和措施

農民總體文化水平不高,應對市場復雜環境能力不強,進城務工道路不一定一帆風順,有可能會遇到困難,會回到農村,甚至會出現債務甚至疾病。這就考驗管理措施的完善性,即鼓勵農民離土離鄉的同時,有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

最關鍵的是農村的社會保障要全覆蓋。農民的養老問題、醫療問題等社會保障,都要全面覆蓋,讓農民沒有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走的人可以安心走出去,不成功的人回來也有活路。

進城務工也好,留在農村發展也好,都需要較高素質,如何提升農民文化技能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

這也是我開頭所說的困惑。農民的素質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有三個難題我也很困惑,希望各位大俠能說說自己的解決辦法:

一是思想上如何引導?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如何能讓農民愿意參與土地流轉當中,或成為種田種糧種田大戶,或走出去成為新城鎮居民,這里有一個很艱難的思想轉彎過程。這個過程該怎么能實現?

二是技能上如何提升?目前的農民居住比較分散,而且農業生產是比較牽扯精力的。開展培訓活動,多是走走過場的,沒有實際效果。這個有什么好辦法能解決?

三是如何讓農民離土不離鄉?發展鄉鎮企業。發展鎮村經濟,雖然國家提倡了很長時間,但現在村鎮經濟發展得并不好。有什么好辦法能讓農村企業多起來,商業和服務業發展起來?如果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經商,就能賺到錢,離土不離鄉多好啊。這樣既解決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土地集中問題,又解決了農民的增收創業問題,何樂而不為?

農業是安天下的。農民增收致富最終決定著國家奔小康的進度,這個問題需要方方面面都來關心。

謝邀請!如果讓農人我永久退出土地,一次性可領取10萬元的補償款的,我是舉雙手贊成的。我有1畝半薄田,如果土地流轉出去,我可以拿到15萬元的補償款!這對農人我來說是喜事一樁啊。因為我生活了大半輩子,也沒有真真正正種過一天田。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只是幫家里干過一陣子農活。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打工,老家的一畝半田送給村里的堂哥種去了。堂哥說每畝田外100斤谷子給我,我也沒要他的,反正荒著也是荒著,送給他種還得了個人情。

其實種田也沒有什么劃算,一畝田上下兩季的總收入在1000塊左右,加上現在人口多,人均田畝數少得可憐,不足1畝。農人兩人的田總共才1畝半。一個健健康康的勞動單種這些點田,簡直是浪費,大家說是吧?!在廠里上班隨隨便便也能拿個3000來塊,比在家里種田強多了。這也是大部分年輕人,寧愿拋荒,也要到外面去打工求生活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們隨便到鄉下走一走,看到的基本上是留守老人或婦女在田間勞作的情景。

現在農村人也有很多種糧大戶,他們至少承包了50畝以上,他們把別人不種的田收集起來,自己種,農忙時忙不過來就請人,他們一年下來也能掙個8到10萬,比打工強多了,又自由。所以說不是種田不賺錢,是我們的田地太少了,種起來沒劃算。農民洗腳上岸,把土地流轉出去,形成規模化種植,農村才有發展,有希望!大家說是吧?!

我相信,同我一樣有此想法的朋友,應該大有人在。當然也有舍不得離開自已土地的人,他們認為農民離開土地,還能算農民嗎?

永久退出土地,每畝10萬?誰能告訴我,每畝每年是多少錢啊?都知道農民的腦子沒你們的好用,可也不能傻到這種境地吧?這可是共產黨毛主席為人民打下的基業!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合村并居,向城鎮化發展全面展開。這是時代與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讓農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在這個過程中,土地有償退出引起了農民的廣泛關注。如果土地每畝10萬元永久退出,我是愿意的。同時也有這么幾部分人是愿意的。

(1)老年人

就目前農村的現狀來看,由于種地不掙錢,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在家種地的大多是打工沒人要的老年人。這部分老年人,即要照看孩子,又要干農活。為了生活沒辦法,這些老年人太累太苦了。七八十歲的人了還在地里拼命干。

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如果每畝10萬元有償退出,據本人調查:在我們地區,95%的老人愿意退出。利用這個錢與國家發放的養老補助金,安度晚年就可以了。但還是有個別情況與思想守舊的少數老年人不愿意退出。

(2)入住城市的人

我國已有3億多農民入住了城市。每畝地10萬元永久性退出,對那些長年打工,在城市有了一片天地的,有了固定收入,并且已在城市安家多年,適應了城市生活。為了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城市有更好的發展,也不想再回農村。這部分人也是愿意退出的。

(3)環境惡劣土地又少

土地每畝10萬元永久退出,對那些環境惡劣,土地又少,零散、邊緣地區的人來說,是愿意退出的。在此不能維持生活,又沒有特色與發展遠景。根隨時代與形勢的步伐,合村并居,向城鎮遷入。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在城鎮化道路上,邁向新生活。這部分人會愿意的。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無論是有償退出,合村并居,土地流轉,合作社土地入股等等。首先要保證農民能增加收入,有穩定的就業環境,生活幸福美滿,這才是目的。否則農民是不愿意的。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 【投訴】 功能聯系刪除
點贊
收藏
分享至:
李楠楠律師

在線 問題仍未解決?1對1咨詢為您解答

  • 在線律師
  • 已服務282589人
  • 5分鐘內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