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否一定喪失繼承權

導讀: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當確認其喪失繼承權。首先,在主觀上,繼承人存在殺人的故意,不包括過失殺人。在犯罪動機上,不以繼承人為了取得被繼承人的遺產為前提。首先,主觀上,必須有殺害的故意,且動機為爭奪遺產;其次,在客體上,所侵害的必須是其他繼承人的生命;最后,在客觀上,實施了殺害行為,不論犯罪行為是否既遂,都將喪失繼承權。不論繼承人是采取欺詐手段還是脅迫手段,只要導致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思歪曲,情節嚴重的,就構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
一、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否一定喪失繼承權
1、一定會喪失繼承權。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當確認其喪失繼承權。不能繼承被繼承人遺產。
2、法律依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第七條
二、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情形的具體分析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首先,在主觀上,繼承人存在殺人的故意,不包括過失殺人。在犯罪動機上,不以繼承人為了取得被繼承人的遺產為前提。其次,故意犯罪的對象必須是被繼承人。最后,在客觀上實施了殺害行為,只要繼承人實施了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犯罪行為,不論犯罪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將喪失繼承權。
2、是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首先,主觀上,必須有殺害的故意,且動機為爭奪遺產;其次,在客體上,所侵害的必須是其他繼承人的生命;最后,在客觀上,實施了殺害行為,不論犯罪行為是否既遂,都將喪失繼承權。
3、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只要是遺棄被繼承人,不論是否嚴重,即失去繼承權;對于虐待被繼承人,則要求情節嚴重。至于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判斷。
4、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所謂情節嚴重,可以是繼承人通過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的行為侵占了被繼承人的巨額遺產,也可以是導致其他繼承人未能參與遺產分割以致生活困難等。
5、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不論繼承人是采取欺詐手段還是脅迫手段,只要導致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思歪曲,情節嚴重的,就構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