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簽名后涂改是否有法律效力

導讀:
如果雙方經過協商而且不是主要內容的更改并且修改之處蓋有校對章或者手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協議變更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但該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指隱藏于虛偽表示中以其真意所欲發生的法律行為。那么合同簽名后涂改是否有法律效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合同簽名后涂改是否有法律效力
關于合同簽名后涂改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合同的涂改是否是經過雙方的協商而且是否是對重要內容的涂改。如果雙方經過協商而且不是主要內容的更改并且修改之處蓋有校對章或者手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條協議變更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意思不真實的表示
分為有意的不真實真意保留、虛偽表示、隱藏行為與無意的不真實重大誤解所謂“有意的不真實”指表意人于表意時知道表示出來的意思與其內心真意不一致。反之表意人于表意時不知其表示出來的意思與其內心真意不一致的則為“無意的不真實”。
①真意保留。又稱單獨虛偽表示指行為人故意隱瞞其真意而表示與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的構成要件為a須有意思表示b須表示與真意不符c須表意人明知其表示與真意不符。真意保留的效力a原則上有效。b例外情形其不一致為相對人所明知者無效。但該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②虛偽表示。指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假的意思表示。虛偽表示的構成要件a須有意思表示b須表示與真意不符c須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所謂“通謀”指表意人與相對人互相故意為非真意的表示。虛偽行為的效力a在當事人間由于當事人沒有受其拘束的意思沒有法效意思所以虛偽表示無效。b虛偽表示的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③隱藏行為。指隱藏于虛偽表示中以其真意所欲發生的法律行為。隱藏行為的構成要件a表意人具有真實的意思表示b表意人另外作成虛偽行為c以虛偽行為隱藏真實的意思表示。隱藏行為的效力a虛偽行為無效。b被隱藏行為不因被隱藏的事實而無效其是否有效應適用關于該行為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