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轉化的法律規定

導讀:
婚前財產不會因為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是結婚了婚前財產也是屬于個人的,對方無權處置,所得也不屬于對方。關于婚前財產轉化的法律規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前財產不會因為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是結婚了婚前財產也是屬于個人的,對方無權處置,所得也不屬于對方。關于婚前財產轉化的法律規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前財產轉化的法律規定
在1993年最高法公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在2001年頒布實施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19條規定,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婚前財產婚后處置,也不算共同財產。婚前財產不會因為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是結婚了婚前財產也是屬于個人的,對方無權處置,所得也不屬于對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前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解釋三》第5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說,即便是個人財產,如果在婚后產生了收益,該收益原則上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是也有例外,也就是所謂“孳息”和“自然增值”。
根據我國《物權法》,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依據物的自然屬性或者物的變化規律而取得的收益。如果樹上長出的果子,母雞生的蛋、土地自然生長的草木等等。法定孳息是指物主在一定期限內出讓物品所收取的相應對價。如銀行存款利息、租金等等。由于孳息是從原物中派生而來的,因此由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孳息,不能體現另一方對它的貢獻,進而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例如,夫妻一方婚前的存款在銀行產生的利息,仍然屬于個人財產。但是,夫妻一方用個人財產購買的理財產品等,在婚后產生的收益,則應當屬于共同財產,因為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投資行為,體現了雙方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