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

導讀:
很多公司在第一次辦理銀行保函并且支付保證金的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是有些稀里糊涂的,所以之前就一定要來了解一下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那么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很多公司在第一次辦理銀行保函并且支付保證金的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是有些稀里糊涂的,所以之前就一定要來了解一下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關于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很多大型項目的投標招標活動當中可能就需要公司辦理保函,保函是需要專門到銀行去開具的,但是在辦理銀行保函的同時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很多公司在第一次辦理銀行保函并且支付保證金的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是有些稀里糊涂的,所以之前就一定要來了解一下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
一、關于保函保證金的概念是什么?
保函保證金是指針對銀行保證函所支付的保證金。
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 L/G)又稱保證書,是指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或個人應申請人的請求,向第三方開立的一種書面信用擔保憑證。保證在申請人未能按雙方協議履行起責任或義務時,由擔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額、一定期限范圍內的某種支付責任或經濟賠償責任。 保函即為保證書,為了方便,一般公司及銀行都印有一定格式的保證書。其作用包括憑保函交付貨物、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憑保函倒簽預借提單等。
二、銀行保函怎么辦理?
一般情況下,辦理銀行保函有以下步驟:
1、經辦人應與業務部門加強溝通,隨時掌握企業投標、中標、合同談判、簽約及合同執行每一個環節的情況,熟悉標書及合同中有關銀行保函的條款,弄清銀行保函的具體要求,必備的擔保內容及保函開具及送達后,受理人或受益人應確認的文件。
2、選擇保函的開具銀行。 經辦人要按標書或合同中規定的要求在招標人(業主)可接受的當地銀行或者選擇在我國的銀行抑或其他國際性銀行開具保函。選擇保函的開具銀行時,要符合標書或合同中規定的銀行信譽、支付方式的要求。
如果合同中規定業主可用兩種貨幣向承包人結算。那么,在選擇擔保行時,承包人應注意所選的擔保行是否可用二種相應的貨幣開具保函。另外,經辦人還應與所選定的擔保行商定保函手續費的取費標準、付款方式、保函所需押金(付款準備金)的存入、抵押形式及數量、幣種。
3、正式書面委托銀行開具保函時,經辦人須送上有關標書或合同文件,并存入必要數量的保證金或辦理好有關抵押手續,由擔保行根據標書或合同中有關條款正式開具保函。
4、開具保函后,投標人或承包人應及時向招標人、業主送達或通過當地銀行代交保函。 保函的遞交方式,主要有招標人或承包人親自遞交、郵寄、銀行傳遞等。有的合同規定,招標人或業主為保護自身利益,只接受當地銀行開出的保函。
如果委托人與當地銀行沒有業務往來關系,又無資金存入當地銀行時,則可以先在我國或第三國的銀行開具保函到當地銀行,再由當地銀行向招標人或業主簽發保函。應注意的是,不管用何種方式遞交銀行保函,都應該要求招標人或業主等在收到保函后,出具收到保函的證明文件。
5、在保函有效期內,經辦人要密切與擔保銀行的聯系,隨時向擔保銀行提供足以證明合同義務履行的文件、資料,要求逐步減少擔保金額或注銷擔保金額。
如有的合同是一次性履行合同義務,當一次性的合同義務履行完畢后,經辦人應盡快將有關文件送給擔保銀行,并聲明拒絕招標人的任何索賠,必要時還可要求擔保銀行通知招標人或業主。
如有的合同是多次履行合同義務的,則每履行完其中一項義務后,經辦人就應當向銀行提供一次文件(提單、發票、完工證書、驗收證明等),并要求遞減擔保金額,以拒絕招標人對這一項義務的索賠。企業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應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這項工作,以防止或減少對外經濟合同中產生的不必要糾紛和不應當承擔的賠償。
6、及時注銷銀行保函。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