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違約金過高合法嗎?

導讀:
針對約定違約金過高,法院是否必須調整的問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約定違約金的調整應堅持以當事人申請調整為主要、以法院主動調整為例外的原則。同時,調整過高的約定違約金并不違反合同自由原則。在尊重當事人自由地約定違約金的前提下,為了確保合同的誠信履行,防止當事人濫用合同自由原則,在約定違約金過高時進行國家干預是必要的,這也符合契約正義理論的要求。那么借款合同違約金過高合法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針對約定違約金過高,法院是否必須調整的問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約定違約金的調整應堅持以當事人申請調整為主要、以法院主動調整為例外的原則。同時,調整過高的約定違約金并不違反合同自由原則。在尊重當事人自由地約定違約金的前提下,為了確保合同的誠信履行,防止當事人濫用合同自由原則,在約定違約金過高時進行國家干預是必要的,這也符合契約正義理論的要求。關于借款合同違約金過高合法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民間借貸中,借款人不按期歸還借款,給出借人造成的損失是借款利息。法院要判斷違約金是否過高,參照的損失標準也只能是出借人損失的借款利息。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借款合同違約金過高合法嗎?
違約金過高,是否合法?
針對約定違約金過高,法院是否必須調整的問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約定違約金的調整應堅持以當事人申請調整為主要、以法院主動調整為例外的原則。因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可見當事人對違約金的約定只要是真實意思表示,其效力就應予肯定,法律理應充分尊重、保障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同時該條文第2款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或適當減少,該條規(guī)定賦予了合同當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調整的權利,但是這種調整的前提條件是當事人要主動提出申請。在當事人沒有明確提出調整違約金的情況下,因合同關系是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即使違約金數額過高或者過低,但當事人自愿接受的,應視為當事人對自己訴訟權利的放棄行使,法院不應主動代一方當事人行使主張。
當然,如果合同當事人違約金的約定涉及到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他人利益時,即使當事人未提出要求調整,法院也有主動干預的必要。合同當事人一方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申請調整違約金,法院或仲裁機構在確定違約金時應先確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以實際損失為基礎,綜合衡量合同履行程度、當事人的過錯、預期利益等多項因素予以綜合權衡。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予以適當減少。
同時,調整過高的約定違約金并不違反合同自由原則。以合同自由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現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當事人締約自由的權利,但是合同自由不是絕對的。當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約定違約金,是合同自由原則的體現,我們必須尊重,但約定的違約金應當合理,必須符合民法中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在尊重當事人自由地約定違約金的前提下,為了確保合同的誠信履行,防止當事人濫用合同自由原則,在約定違約金過高時進行國家干預是必要的,這也符合契約正義理論的要求。況且對約定違約金過高的調整一般是基于合同當事人的申請,法院行使的是有限度的干預權,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充分體現了《合同法》對約定違約金的價值取向,即兼顧自由與正義。
生活中,如果遇到借錢不還的情況,可以到催天下發(fā)布債權委托,催天下是欠款催收技術服務平臺,主要提供物業(yè)費催收,信用卡逾期催收,網貸催收,小貸逾期催收,民間借款產生的借條欠條催收等服務,平臺有專業(yè)的催款律師和催收公司入駐,大數據催收工具輔助催收,合法為債權人和債權企業(yè)清理債權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