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貸款接收借款條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

導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第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那么發放貸款接收借款條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第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關于發放貸款接收借款條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借款是需要簽訂借款協議的,而在現實生活中通過網絡借款的人是比較多的,網絡借款具有方便快捷的特征,網絡借款簽訂的是電子版的借款協議書,那么網貸的借款協議是不是合法以及需要注意安心法律風險呢?對于這些問題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所以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家解答。
1、如果借款人是已婚,最好要求其配偶作為共同的借款人簽字,目前一方簽字借款、配偶另一方不認可的訴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判例結果,導致沒有配偶另一方簽字的借據有可能出現不能要求夫妻共同償還的法律風險。
2、債權人要求百分之百的回款把握,世界上的信譽度或者還款能力沒有百分之百,除非債權人提前把這個百分之百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里,即要求借款人在借款的同時提供有效的財產擔保,并根據法律規定進行必要的擔保物抵押登記。
3、如果不能進行擔保物抵押,最好要求其他財產狀況、信譽好的人作為擔保人簽字,擔保人簽字注明對于本息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并備注擔保人的身份信息。
4、借款資金流轉的證明:大額的民間借貸,在訴訟階段一般需要債權人舉證你確實什么時間段借出了多少資金給債務人,為了避免給自己帶來舉證障礙,債權人最好用銀行轉賬的形式支付至債務人,保留銀行轉賬憑證。如果一定是現金形式,最好在借據上要求交付現金在場的2人以上作為見證人簽字,見證現金的交付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五十四條【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第五十五條【實質要件】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形式要件】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綜上所述就是對此問題的具體闡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