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

導讀:
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1.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前,個別會計報表要按權益法調整長期投資。目前尚無正式的規定。根據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僅承擔投資額以內的有限責任,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賬戶只能降至零,不允許出現負數。以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個別公司為例,若因為股東對公司僅承擔有限責任,而將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放在負債反映,就會低估負債,高估權益,不符合謹慎性原則。那么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1.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前,個別會計報表要按權益法調整長期投資。目前尚無正式的規定。根據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僅承擔投資額以內的有限責任,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賬戶只能降至零,不允許出現負數。以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個別公司為例,若因為股東對公司僅承擔有限責任,而將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放在負債反映,就會低估負債,高估權益,不符合謹慎性原則。關于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內部債權債務抵銷怎么處理
1.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前,個別會計報表要按權益法調整長期投資。但因各公司的投資比例不同,有的可能采用成本法核算長期投資。不同的核算方法對合并會計報表有時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應先按少數股東股權比例計算少數股東應計的損益,將計算出來的少數股東收益調整抵減集團公司匯總凈利潤,則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核算集團內公司間的長期投資,合并會計報表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集團公司匯總凈利潤減去少數股東收益就是集團公司的合并凈利潤。即不論個別會計報表如何反映,合并時均要進行抵銷調整,故最關鍵的是按少數股東權益比例準確計算少數股東應計的損益。
2.交叉持股情況下,長期投資與權益的抵銷。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如何抵銷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投資?《暫行規定》對此沒有論及。按通常做法將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投資與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相抵銷,則會出現很奇怪的情形:抵銷后的合并會計報表,實收資本(股本)項目只剩下母公司的實收資本數,股東列示為母公司股東。合并調整時可將子公司實收資本數調整轉入資本公積,調整后合并會計報表所有者權益保持不變,而實收資本數就只反映母公司的實收資本,這樣能更為清晰的反映集團公司中母公司為控股公司的實際情況。
3.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情況下,長期投資與權益的抵銷。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數時,應如何抵銷母、子公司之間的投資與權益?目前尚無正式的規定。根據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僅承擔投資額以內的有限責任,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賬戶只能降至零,不允許出現負數。故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不能沖減集團公司所有者權益,而應在“其他長期負債”項目反映。但這種觀點值得商榷。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公司僅承擔投資額以內的有限責任,按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賬戶余額只能降至零,不允許出現負數。這對投資企業的個別會計報表而言,無疑是合理的。
但在合并會計報表時,將集團公司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內的所有企業當作一個整體來看的話,這樣處理似乎不太合理。以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個別公司為例,若因為股東對公司僅承擔有限責任,而將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放在負債反映,就會低估負債,高估權益,不符合謹慎性原則。而且這樣處理,所有者權益為負數那部分虧損隱藏在負債里,資產負債表不能反映公司真實的資產狀況,也不會出現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資產負債表,我們看到的只有所有者權益為正數或零的資產負債表。同樣道理,當我們將集團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同樣不應將一部分虧損放在負債項目反映,以免低估負債,高估權益。
所以,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應沖減集團公司所有者權益,而不應放在負債項目反映,以真實反映集團公司的資產狀況。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負數部分在合并會計報表的“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項目反映。這樣處理似乎也不大合理。當我們將集團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時,所謂投資,應是指對集團外的投資,對集團內部應無所謂的投資,故合并會計報表對內部而言,不應有“未確認的投資損失”。
權益的再抵銷
合并會計報表在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銷時,已經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全部抵銷。目前規定需要將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積再抵銷回來,但并沒有規定對資本公積是否應再抵銷回來。若不將資本公積再抵銷回來,則這部分資本公積合并在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對集團公司合并會計報表反映的凈資產并沒有影響,但對合并會計報表使用者可能會產生誤解。我國對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使用有不同的規定,資本公積是不允許分配的。有的集團公司內各企業的資本公積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相當大。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條【債務法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條【債務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