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

導讀:
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按規定,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得計算復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同類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不予保護。分歧本案審理過程中一致認為原、被告間的民間借貸關系合法有效。其依據是: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第125條:“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算”。那么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按規定,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得計算復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同類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不予保護。分歧本案審理過程中一致認為原、被告間的民間借貸關系合法有效。其依據是: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第125條:“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算”。關于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間借貸可以計算復利嗎
按規定,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得計算復利。規定復利的,復利部分無效。但是,實際中很多民間貸款都是有復利的,具體處理的時候,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同類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不予保護。
案情
2007年11月22日,被告楊某天以其為法定代表人的某教育實業有限公司急需用錢為由向原告吳某借款200000元,并出具一216000元的借條(其中16000元是200000元借款4個月的利息),約定月利率為20‰,2008年3月22日還清,超期一天罰息300元,借條蓋有公司公章。同年12月26日被告楊某天、楊某弟又依同樣的理由向原告吳某借款800000元,并出具了借款896000元的借條,同樣其中96000元是800000元借款加算的三個月利息,約定還款時間為2008年3月26日,超期一天罰息1200元,同樣也加蓋了公司公章。借款到期后,被告除支付了100000元利息外對原告的還款請求未予理會。故原告訴諸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償還借款本金1120000元,逾期違約金211360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分歧
本案審理過程中一致認為原、被告間的民間借貸關系合法有效。但就雙方間借款本金究竟是多少產生了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兩次借款的本金應為1000000元。其依據是: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第125條:“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算”。因此,借款本金應該只有1000000元。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兩次借款本金不應為1120000元,但部分復利可予以保護。其依據是:199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7條:“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6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雖然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來看是不保護復利的;但從《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7條來看“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是保護復利的,只有超出第6條規定的限度時才不保護超出的部分。兩者不兼容,適用后法優于前法的原則應適當保護復利。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是“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觀點。
關于復利應否予以保護的問題,筆者認為,不宜一概而論。具體案件情況不同,審判人員要根據不同情況作相應的處理才能確保具體案件的妥當性。首先,要區分是民間借款合同還是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其次,要以當事人的約定為原則;第三,還要看借款人在訴訟中是否就利息問題提出異議或者就復利問題提出抗辯;第四、對復利要予以適當保護。
在民間借款合同中,當事人就復利問題作出約定的,至債權人起訴時產生的利息總金額不超出法定利息的四倍時,可以予以保護;超出法定利息四倍的部分,不予保護。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保護的其實并非復利,而是法律允許民間借款合同可以約定的適當高于銀行利息的部分。
在一方為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中,當事人對復利問題作出明確約定的,只要屬于中國人民銀行《利息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規定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和技術改造貸款,人民法院可以對債權人所訴的復利予以保護;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的,不予保護。
審判實踐中遇到案件情況十分復雜,有的涉及許多份合同,有的一份合同約定的借款分多筆發放,有的情況下債務人已經償還部分借款,所以利息計算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審判人員非從事金融專業的工作人員,也很難計算清楚。如果借款人和連帶責任保證人均未對利息數額提出異議,也未對復利問題提出抗辯,人民法院即可根據證據規則對出借人所訴的利息予以確認,而不再詳細計算利息數額及其中是否含復利,判決予以保護;如果借款人或者連帶責任保證人對所訴的利息有異議或者明確提出不應計收復利的抗辯理由,對復利則不予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