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死亡后逃逸怎么賠償家屬

導讀: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那么撞人死亡后逃逸怎么賠償家屬。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關于撞人死亡后逃逸怎么賠償家屬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撞人死亡后逃逸應該怎么賠償家屬
因肇事逃逸,要對事故負全責,受害人及其家屬,因此產生的一切損失和發生的一切費用,都要有肇事司機賠償,賠償金額是扣除保險賠償款之外的余額部分(損失包括財產損失、法律規定的喪葬補償、死亡補償、撫養費補償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醉駕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樣減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一般會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醉駕是從重處罰的情節,而積極賠償只是酌情從輕處罰的情節。但需要明確的是:
1、公安機關是否有證據證明是醉駕;
2、行為人是否明知當時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如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當作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處罰(三年以下);
3、逃逸行為是否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若有證據證明被害人當場死亡,則不存在因果關系。若已被刑事拘留,由于判決前只有律師才能會見當事人,建議家屬盡快委托律師到看守所辦理會見,了解其對公安機關的口供,案卷到檢察院后調取所有證據,擬好辯護方案,開庭時為其辯護,爭取法院輕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