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撞死人如何認定

導讀: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另外,故意使用駕車的方式殺害、傷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廠礦企業(yè)的專用機動車輛、施工車輛以及軍隊的軍用車輛等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因為違反交通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因此,不論車輛事故發(fā)生于何種場所,只要交通管理部門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責任,認為構成犯罪的,一律按照交通肇事罪認定處罰。那么機動車撞死人如何認定。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另外,故意使用駕車的方式殺害、傷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廠礦企業(yè)的專用機動車輛、施工車輛以及軍隊的軍用車輛等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因為違反交通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因此,不論車輛事故發(fā)生于何種場所,只要交通管理部門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責任,認為構成犯罪的,一律按照交通肇事罪認定處罰。關于機動車撞死人如何認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肇事罪
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據我國刑法理論,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所以,我們仍用犯罪構成的四要件說來闡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標準是該罪的犯罪構成。
交通肇事罪區(qū)別
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
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是: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區(qū)別要點: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僅有消極的不救助行為;而故意殺人或傷害罪行為。(1)有積極行為,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①隱藏或者②遺棄;(2)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因為遺棄、隱藏,使被害人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注意,對這種情形在不能證實具有直接故意的情況下,如果事實上沒有發(fā)生“死亡或殘疾”結果的,不應按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未遂罪處罰。
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qū)別
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qū)別要點是,如果故意使用駕車撞人的方法,在公共場所故意撞死撞傷多人的,應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外,故意使用駕車的方式殺害、傷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與其他過失犯罪的區(qū)別
要點是認定責任的依據是否“交通管理法規(guī)”。廠礦企業(yè)的專用機動車輛、施工車輛以及軍隊的軍用車輛等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因為違反交通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外,非因違反交通規(guī)則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134條(重大責任事故)、第135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以及第436條(武器裝備肇事罪)等規(guī)定定罪處罰。
其他注意事項
新《道路交通管理法》第77條規(guī)定:“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fā)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這一規(guī)定擴大了適用交通規(guī)則認定事故責任的范圍也就相應擴大了交通肇事罪的范圍。因此,不論車輛事故發(fā)生于何種場所,只要交通管理部門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責任,認為構成犯罪的,一律按照交通肇事罪認定處罰。如果不是或不能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車輛責任的,可以其他罪處罰。一般而言,適用有關生產安全規(guī)章認定責任的,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處罰;適用生活常理認定責任的,只能以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重傷罪定罪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