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了兒子能繼承草場的使用權嗎

導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四條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所以,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那么父母去世了兒子能繼承草場的使用權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四條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所以,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關于父母去世了兒子能繼承草場的使用權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父母去世了兒子能繼承草場的使用權嗎
父母去世后父母生前的草場使用權屬于個人財產之一,如果法律允許合法繼承人繼承的,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草場的經營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四條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二、財產繼承的方式有幾種
所謂財產繼承,是指從該財產所有權公民死亡時起,其近親屬按照其有效遺囑或者《繼承法》的規定,無償地取得其遺留的個人財產所有權。
根據繼承人繼承財產的方式,繼承可分為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
法定繼承是指繼承人不是按照被繼承人的遺囑而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繼承人的范圍、繼承人參與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份額和遺產的分配原則等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而不是被繼承人的意思確定。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依照被繼承人的遺囑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的繼承方式。在遺囑繼承中,繼承人、繼承人繼承的順序、繼承人繼承的財產的份額等都是由被繼承人在遺囑中依法確定的,即決定于被繼承人生前的意思。就整體而言,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自古代社會就一直存在,不過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國家對遺囑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的主次地位不同。從產生的歷史上看,法定繼承先于遺囑繼承,但從適用上看,遺囑繼承優于法定繼承。所以,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
三、遺產分割方式包括哪些
1、實物分割。遺產分割在不違反分割原則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實物分割的方式。適用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對可分物,可以作總體的實物分割。如對糧食,可劃分出每個繼承人應繼承的數量。但對不可分物,則不能作總體的分割,只能作個體的分割,如電視機、冰箱等。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
2、變價分割。對不宜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將其變賣,換取價金,再由各繼承人按照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的比例,對價金進行分割,各自取得與應得遺產份額相對應的價金。
3、補償分割。對不宜分割的遺產,如果繼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該遺產,則由該繼承人取得該遺產的所有權。取得遺產所有權的繼承人按照其他繼承人應繼份的比例,分別補償給其他繼承人相應的價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遺產不宜實物分割,繼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遺產,或繼承人愿意繼續保持遺產共有狀況的,則可將其作為共同所有的財產,由各繼承人按各自應得的遺產份額,確定該項財產所應享有的權利與應分擔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