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規定父母去世留下遺囑就可以繼承房子嗎

導讀:
居住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居住期限屆滿或者權利人死亡,居住權消滅。在繼承父母房產時,需要搞清楚這房子是否設立居住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居住權不能繼承。如果父母或者配偶去世了,留下有房產的話,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將由兒子,女兒等第一繼承人平分,而第二繼承人是無權分享這財產的。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愿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那么民法典規定父母去世留下遺囑就可以繼承房子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居住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居住期限屆滿或者權利人死亡,居住權消滅。在繼承父母房產時,需要搞清楚這房子是否設立居住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居住權不能繼承。如果父母或者配偶去世了,留下有房產的話,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將由兒子,女兒等第一繼承人平分,而第二繼承人是無權分享這財產的。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愿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關于民法典規定父母去世留下遺囑就可以繼承房子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民法典規定父母去世留下遺囑就可以繼承房子嗎
隨著《民法典》的實施,與財產繼承相關的法規也發生了變化。子女要注意,房產有3種情況將無法順利繼承。具體如下:
第一是設立居住權的房子不能繼承,在大家的意識中,只要是父母的東西,在父母去世后都能繼承,但是按《民法典》規定,居住權應通過合同或遺囑確立,并在確立時進行登記。居住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居住期限屆滿或者權利人死亡,居住權消滅。在繼承父母房產時,需要搞清楚這房子是否設立居住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居住權不能繼承。
第二,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繼承人,除非有遺囑寫明財產只屬于自己,否則財產可以平分。如果父母或者配偶去世了,留下有房產的話,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將由兒子,女兒等第一繼承人平分,而第二繼承人是無權分享這財產的。
第三,過去立遺囑是比較復雜的,立好遺囑后,還需要到公證處做公證,現在新的《民法典》已經簡化了立遺囑的方式,增加了打印遺囑和視頻遺囑,《民法典》頒布前,公證遺囑效力最高。現在的自擬遺囑、書面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印刷遺囑、錄像遺囑,都和公證有同等效力。這里有個要點,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除了自擬和公證的遺囑外,其他類型的遺囑需要兩名證人,如果用錄音遺囑、口頭遺囑、錄像遺囑來確定房屋所有權,遺囑人和見證人要記錄自己的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否則遺囑無效,房屋也不會順利過戶到自己名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八條【居住權的設立】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居住權的轉讓、繼承和設立居住權的住宅出租】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繼承順序】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遺囑的撤回、變更以及遺囑效力順位】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二、房產繼承步驟是什么
1、房屋評估:首先必須通過評估公司對房屋進行市值評估。評估公司會根據房屋所處的路段、坐向、樓層、樓齡等重要因素,作出專業的價格分析和樓價評估,定出準確的物業市值價格。
2、繼承公證:申請人應當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領取繼承公證書。在辦理公證時,必須提供房屋權屬人的死亡證明書、合法機關出具的合法繼承人名單證明,以及原房屋權屬人立有的遺囑(如有遺囑),亦應提交遺囑原件。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愿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
3、房屋測繪:申請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請辦理房屋面積測繪或轉繪手續,領取測繪成果或者附圖,以便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4、繼承登記:申請人持房地產權證、繼承公證書、房屋測繪等證明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繼承登記手續。填寫《房地產產權登記申請書》,并遞交上述資料后,辦案人員將收件立案受理,并核發回執。待一切資料審核后,即發放已更改權屬人的房產證明。
5、規定需遞交的其它資料:如涉及該房屋權屬等事項是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的,必須繳交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等。如該房屋經實地測繪,發現已經改建或存在違法建設的,必須提交規劃部門的報建審核書或處理決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