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

導讀:
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1、能。第四條承包關系與繼承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那么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1、能。第四條承包關系與繼承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關于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教師能回農村繼承土地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能。繼承權是法定的,如果你是繼承人,依法享有繼承父母的遺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并不因是教師的身份而被剝奪;
2、如果是城鎮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如果是農村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制,是以家庭為單位承包的,你父親去世后,有其余的家庭成員繼續承包,直至期滿,不存在繼承問題。
3、如果你的父親的土地使用權涉及農村的集體土地使用權,那就比較復雜了,要視這個土地是作什么用的,如果是農村種植的,那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你是教師,不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村集體可能要收回,如果是宅基地,法律上,在城鎮居住和生活或者失去村集體成員的身份,就不會再分配給你,但作為繼承人還是會享有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權的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三條遺產范圍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四條承包關系與繼承
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第五條繼承方式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