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判定規(guī)則具體是什么

導讀: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分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是由投保人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協(xié)商確定的。對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雙方都有過錯時適用過錯相抵按照雙方的過錯比例分擔責任。那么交通事故責任判定規(guī)則具體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分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是由投保人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協(xié)商確定的。對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雙方都有過錯時適用過錯相抵按照雙方的過錯比例分擔責任。關于交通事故責任判定規(guī)則具體是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責任判定規(guī)則具體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歸責原則既不能簡單地一概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也不能一概適用無過錯或嚴格責任原則而應該確立一個歸責原則體系對于不同情況下的責任承擔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只有這樣才最有利于對受害人的保護同時也不至于加給加害人過重的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分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另外該法還規(guī)定了保險公司和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的責任。
一、保險公司承擔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確定標準
保險公司在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無過錯責任。如果肇事車輛參加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那么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他人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就應當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予以賠償。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我國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對于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予以賠償。但是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是有限的保險公司只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出部分則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其他方式承擔民事責任。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是由投保人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協(xié)商確定的。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會設定幾個限額檔次山投保人自愿選擇。
不論機動車一方應否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或者不論其賠償責任的大小保險公司均應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支付搶救費用的義務但這并不表明不論受害人是否有過錯或故意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義務后均不存在向責任事故人追償的問題因為交通事故損害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不承擔責任。結合保險法第50條關于有關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的規(guī)定既然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一方故意造成損害的情形下依法不承擔責任則保險公司也無需承擔責任這種情形下如果保險公司預付了搶救費用可以依法向責任人追償。
二、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確定標準
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對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雙方都有過錯時適用過錯相抵按照雙方的過錯比例分擔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這是因為不同機動車之間雖然具體的結構、性能可能不盡相同但卻同屬高速運輸工具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在民事責任問題上自然應按照過錯的比例承擔。對于超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的賠償部分一般應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對于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除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以外一般可根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并參照下列比例承擔
(一)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二)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三)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四)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五)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六)屬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視具體情形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七)屬于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三、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責任的確定標準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適用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該規(guī)定確立的應該是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與“過錯推定責任”是不相同的。對無過錯責任的正確表述應該是無論行為人有無過失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在適用無過錯責任的情況下加害人只有證明存在法定的免責事由才能免責否則必須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過錯推定仍然是過錯責任的一種雖然適用過錯推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但過錯推定在理念上、在是否需要證明過錯等問題上與無過錯責任有著較大的差異。機動車在道路上運行是一種高度危險作業(yè)應該適用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無過錯責任。
四、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承擔先行墊付責任的認定標準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對受害人搶救費用的先行墊付適用無過錯責任。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目的主要在于救濟受害人。在肇事者無賠償能力、沒有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無法找到肇事者的情況下受害人的損失可能得不到賠償只能通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進行救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guī)定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也是對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有力保障兩者相結合能更好地實現(xiàn)保護受害人的目的。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對受害人搶救費用的先行墊付應該適用無過錯責任。這與基金設立目的相一致。
五、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標準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如果該損失是由非機動車、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這是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機動車免除責任的惟一事由。該規(guī)定與民法通則第123條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這里的“故意”是指引發(fā)交通事故的故意而不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故意。即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并不構成機動車免責的事由只有在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明知某種行為會引發(fā)交通事故而作出這種行為因而導致交通事故時機動車一方才可免責。因此機動車駕駛人主張免責需要證明(一)自己沒有違反交通規(guī)則(二)證實交通事故是由對方故意造成的。
除去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確規(guī)定的免責事由外其他免責事由如不可抗力、第三人過錯等是否能適用我們認為不應當適用因為既然已經明確了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任那么除去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免責事由其他侵權行為法的免責事由不應該得到適用。同時我們要注意不可抗力、第三人過錯等免責事由雖然不能被駕駛者引用來免責但是非機動車、行人仍可以引用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六、過失相抵原則在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中的適用標準
所謂過失相抵原則是指在加害人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事實的發(fā)生也有過失則可以根據受害人的過失程度減輕直至免除加害人的賠償責任。過失相抵并非加害人過失與受害人過失相互抵消而是受害人的過失所致?lián)p害部分與全部損害相比從中抵消之意。過失相抵原則的核心在于貫徹公平責任原則合理分配責任負擔避免將己方的過失帶來的損害后果轉嫁于他方從而實現(xiàn)社會的公正。如前所述交通損害事故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不包括受害人的過失但這并不意味著受害人的過失在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中沒有意義。過失相抵原則是現(xiàn)代民法的一項重要原則目前多數國家都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中適用該原則把它作為在承認加害方負擔全部賠償責任的前提下減輕其責任的一種方法。我國民法通則第131條規(guī)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就是體現(xiàn)的過失相抵原則。
過失相抵是以受害人過失減輕行為人的賠償責任其著眼點在于考慮受害人的心理態(tài)度。按照過失相抵原則在無過錯責任中如果加害人無過錯而受害人有完全過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2項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這說明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引人了過失相抵規(guī)則。
機動車一方要減輕事故責任必須符合兩個法定要件
(一)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
(二)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
目前法學界對何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理解角度并不一致而審判實踐中傾向于看機動車一方在事故發(fā)生當時是否采取了適當的避免交通事故的處置措施如果機動車一方完全無過錯的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最低比例、額度承擔賠償責任如機動車一方有過錯的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即在確定賠償責任比例時仍然考慮了過錯程度的大小以體現(xiàn)對守法者的公平保護。但只要損害后果不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出于自殺或者非法謀取保險賠償等目的故意造成的即使非機動車一方負有全部事故責任亦不得全部免除機動車一方的責任。綜上我們認為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可按以下規(guī)則處理
1.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交通事故完全是因為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造成的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1款第2項規(guī)定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的規(guī)定機動車一方承擔事故損失10的辛卜償責任。
2.交通事故主要是因為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造成機動車一方也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的責任不得低于事故損失的30但不得超過事故損失的50。
3.交通事故主要是因為機動車一方造成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也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的責任不得低于事故損失的90。
4.機動車一方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對于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雙方過錯大致相當的機動車一方承擔事故損失75的責任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承擔事故損失25的責任。
5.人民法院審理交通事故案件在確定雙方責任互相抵銷賠償數額之后機動車一方要求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賠償其損失的不予支持。
6.屬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或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由機動車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