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違法,建議訴訟處理或者向政府的上一級部門舉報
-
答有關土地的行政訴訟案件有訴訟時效的。如果當事人不服行政復議決定而起訴的,訴訟時效為十五日;如果當事人是直接向法院起訴的,訴訟時效是六個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則按其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答如果勞動者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加班的時薪應按照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的150%計算。工資基數應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則按集體合同中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
答用人單位不能夠以女職工懷孕為由予以開除,但懷孕女職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開除: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
答不是個人簽合同,如果形成勞動關系,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與自己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答做商標是以一定的外部標記來區分產品或服務。商標是指產品或服務的標記,是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名字。商號和商標的共同作用,都在于為客戶提供識別標記,引導消費者的選擇,擴大自己的市場優勢,為企業管理和經營服務。促進生產者或經營者不斷提高或穩定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有利于市場競爭和廣告宣傳,樹立企業信譽,成為企業質量的象征。可作為無形資產,信譽的載體,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十二條 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轉讓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對其在同一種商品上注冊的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應當一并轉讓。 對容易導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商標局不予核準,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轉讓注冊商標經核準后,予以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
答騙子把錢退回來后還能報案。騙子得手后就既遂,退回財物算是退贓。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犯詐騙罪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具體量刑要結合案件其它情況,例如有無自首,悔罪態度,有無積極退贓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
答勞動調解的時間一般為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十四條 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
答勞動仲裁是雇主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的調整的法律條款,與經濟性質無關。只要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出現糾紛,就可以接受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答殘疾人上保險國家,還有補貼。國家對具有殘疾證的殘疾人的補助有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生活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對象為,低保家庭內的殘疾人,低保家庭外無固定收入的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