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孕期的女職工能夠依法自主地解除勞動合同,但除女職工存在過失性辭退或者雙方協商一致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主動地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如果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經濟補償的標準支付兩倍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來支付。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答如果企業不給員工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也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給員工造成損害的,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答當事人提交工傷認定補正材料的期限一般為5日。如果申請人提交材料不完整的,社保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出具《工傷認定申請補正材料告知書》。當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
答勞動者簽的是本地合同但被派到外地工作,如果勞動合同中已經約定要在外地工作的,勞動者需按約定履行義務;未約定的,視為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才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
答教師休產假的一般不扣工資。如果學校為其參保的,則可以享受生育津貼,繳費滿一年的,生育津貼按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來發放。法律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準,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
答如果勞動者具有在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等情形時,可以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應當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
答《勞動法》沒有統一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數額。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最低工資應當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才得已確定。法律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勞動法》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
答成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企業與勞動者協商一致;雙方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續訂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沒有重大過錯等情形的;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其他。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
答如果用人單位因違法違約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一般要按勞動者遭受的實際損失來賠償;如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濟補償金=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月工資;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按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支付賠償金;其他。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答如果勞動者具有被鑒定為七至十級傷殘等情形后辭職的,可由工傷保險基金依法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屬于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情形之一而單方面解約的,用人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屬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要按經濟補償標準的雙倍來支付賠償金。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