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把人打成什么程度不被判死刑



為客戶解決問題提供高效方案
讓優質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擅長處理建筑工程、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等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內容:如果您遭受的騷擾行為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您可以通過這些網絡報警平臺報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如果騷擾行為達到了一定程度,例如頻繁地發送騷擾信息、威脅恐嚇他人等,警方可以對行為人進行處罰,在這個案例中,李某的行為構成了騷擾,王某可以通過報警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當您遭受騷擾時,可以撥打當地的報警電話或前往當地派出所報案,要求警方依法處理,如果言語騷擾達到了一定程度,例如頻繁地發送騷擾信息、威脅恐嚇他人等,就可以報警。
擅長:交通事故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關于強奸罪怎么判判幾年的問題,下面由我為你詳細解4、法律規定,行為人強奸婦女、奸淫幼女多人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行為人犯強奸罪且強奸多人是可能會被判死刑的,如果是在強奸過程中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強奸罪根據不同的犯罪情節判刑也不一樣,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構成強奸罪,可以判處刑罰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擅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醉酒駕駛會判死刑嗎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醉酒駕駛機動車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又構成妨害公務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判處罰金應當根據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確定與主刑相適應的罰金數額。()公安機關在查處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犯罪嫌疑人時對查獲經過、呼氣酒精含量檢驗和抽取血樣過程應當制作記錄有條件的應當拍照、錄音或者錄像有證人的應當收集證人證言。那么醉酒駕駛會判死刑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擅長:建設工程、債權債務、合同糾紛、交通事故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內容:打到什么程度算家暴根據我國婚姻法解釋一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家庭暴力實施者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處死刑。那么打到什么程度算家暴。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擅長:債權債務、建設工程、民間借貸
用戶這樣評價她:
內容: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去哪做?需要哪些資料?流程怎么走?傷殘程度等級劃分標準是什么?
擅長:建設工程、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強奸未成年人會被判死刑嗎?人民法院歷來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堅持零容忍態度,尤其是對那些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或者便利條件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堅決依法從嚴從重懲處,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死刑,絕不姑息。
擅長:婚姻家庭、房產糾紛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二、家暴判刑的標準根據刑法規定,對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傷害行為,應當分析其犯罪成分和程度,具體來說,判刑標準如下:1.輕傷輕傷是指傷者經檢查或診斷確定輕微傷的情況,輕微傷是指損傷程度較輕,不影響傷者日常生活和工作,3.致殘致殘是指傷者經檢查或診斷確定的,導致傷者失去或喪失某種身體功能,依照傷者的殘疾程度和影響范圍,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2.重傷重傷是指傷者經檢查或診斷確定需要治療、影響傷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況,依照傷者的具體情況和治療程度,可判處3至10年有期徒刑,家庭成員應該從自己做起,積極構建和諧、平等、尊重的家庭關系,避免家庭暴力的發生,四、如何防范家庭暴力1.家庭成員要尊重對方,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盡量避免發生爭吵和沖突,三、家暴判刑的案例案例一:2019年11月,浙江省金華市公安局圖書文印中心民警鄭某某因多次毆打妻子導致其受傷住院,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擅長:建設工程、房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不過,進行減輕處罰的刑事辯護時,就要確定具體可以減輕的程度。而且,死刑緩期執行、緩刑也不是減輕處罰。因而,想要獲得減輕處罰,犯罪嫌疑人只要證明自己存在法定減輕處罰的情形就可以了。至于其中減輕處罰可以減輕到什么程度,就要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了,要分清主次、輕重,綜合平衡之后作出最后的處罰。
擅長: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建設工程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十級殘疾: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九級殘疾: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人身損害傷殘等級1-10鑒定標準1、人身傷害1到10級傷殘鑒定標準具體如下:一級傷殘:(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法律主觀:傷殘鑒定標準為:應以損傷治療后果或者結局為依據,客觀評價組織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礙程度,科學分析損傷與殘疾之間的因果關系,實事求是地進行鑒定,輕傷:使人肢體或者容貌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礙或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八級傷殘:工作連續性不強,社交受限制、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擅長:交通事故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內容: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責任和民事賠第九十一條 合同消滅的原因償倉儲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行紀人賣出或者買入具有市場定價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紀人自己可以作為買受人或者出賣人。行紀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仍然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報酬。那么請問沒有違反交通規則撞死人判幾年。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擅長:婚姻家庭、房產糾紛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內容:而故意重傷害罪的量刑標準則分為以下幾級: 一級:情節特別嚴重,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或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綜上所述,故意重傷害罪是我國刑法中禁止的行為之一,其量刑標準也是相應的嚴格,顯然,故意重傷害罪的量刑標準是十分嚴厲的,對于故意重傷害犯罪,根據犯罪程度的不同,法律相應地對其進行了不同的量刑標準,故意重傷害二級量刑標準是怎樣的故意重傷害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僅會給受害人帶來極大的身體傷害,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首先,我們來看故意重傷害的二級量刑標準。
擅長: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建設工程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而在面對騷擾行為時,我們應該清楚什么程度的騷擾是可以報警的,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社會也應該加強對騷擾行為的宣傳和警示,促使更多人積極參與到騷擾問題的解決中來,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寧,所以,在面對騷擾問題時,如果有疑問或需要報警,應該咨詢當地相關部門或律師,了解具體的法律規定和操作流程,那么,什么樣的騷擾行為才可以觸犯法律,從而可以報警呢,然而,無論形式和感受如何,只要符合一定的標準,騷擾行為就是可以報警的。
擅長:婚姻家庭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擅長:婚姻家庭
用戶這樣評價她: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內容:由于張某的認罪態度較好,積極配合警方調查,并且愿意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法院在審理此案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賠償受害人五千元人民幣,最終,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賠償受害人一萬五千元人民幣,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強奸罪的判決結果會受到犯罪嫌疑人的認罪態度、被害人受害程度、犯罪情節的嚴重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強奸罪的刑罰根據情節輕重分為: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擅長: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債權債務
用戶這樣評價她:
遺囑繼承糾紛案件,涉及筆跡鑒定,為了最大程度的幫助當事人爭取利益,調取取款憑證,以進行筆跡鑒定。注:調取北京銀行的取款憑證,需要在總行調取。
未成年人超出其年齡智力程度購買游戲點卡,監護人可依法追回充值款!
兩人因發生口角發生肢體沖突,后導致當事人因故意傷害罪被羈押,天用律師進行專業辯護,幫助當事人最大程度減輕了罪行。同時也提醒大家,不要沖動行事,如有需要及時咨詢律師,才能及時止損!
交通事故“私了”后,還能反悔嗎? 2021年2月28日,原告趙某駕駛的車輛與被告張甲駕駛的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發生后,原告趙某委托其丈夫即原告劉某處理與被告的糾紛。 原、被告雙方協商原告預付給被告50 000元,用于被告的車輛修理、入院檢查,預付的款項多退少補。 事故當天,劉某通過銀行賬戶將50 000元轉入指定的張乙(張甲的妹妹)的銀行賬戶。現劉某、趙某以張甲、張乙、孫某治療傷情及修理交通事故中受損車輛僅花費12 000元、余款38 000元拒不返還構成不當得利為由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上述38 000元款。 張甲、張乙、孫某辯稱:案發時,趙某存在酒駕嫌疑,當時劉某為了平息該交通事故,阻止張甲報警,并提出支付5萬元款項后私了此事。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1年2月28日17時許,原告趙某駕駛寶馬車輛與被告張甲駕駛的長城車輛發生碰撞,同日17時04分,張甲撥打122電話報警。此后,原告劉某、第三人孫某分別趕到現場協商處理,被告張甲入醫院治療。因劉某勸阻,張甲取消報警。經協商后,劉某于同日19時12分許將50 000元款項轉至張乙銀行賬戶。張乙收到上述款項后隨即轉給張甲。 此后,自2021年7月5日至2022年11月17日,劉某因支付50 000元款項,以張乙、孫某、張甲等構成不當得利為由先后四次向法院起訴,其中,兩次以撤訴結案,兩次以當事人不適格駁回起訴。 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劉某、趙某的訴訟請求。宣判后,劉某、趙某提出上訴。二審過程中,劉某、趙某自愿撤回上訴,法院二審裁定:準許劉某、趙某撤回上訴。一審民事判決自本裁定書送達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法官說法 本案案件標的額較小,只有3萬余元,但雙方當事人對于案件事實爭議較大,這也是所有不當得利糾紛案件的共同特點。原告一方認為,其支付給被告的5萬元款項是處理交通事故的預付款,在交通事故處理完畢后多退少補;被告一方則認為,原告所支付的5萬元款項是一次性處理交通事故的所有費用,不存在多退少補,且原告趙某當時系酒后違法駕駛車輛。 本案中關于款項的交付僅系口頭協商,雙方沒有出具書面證據,雙方當事人也不能提供現場目擊證人出庭作證,因此,給案件審理和事實認定帶來較大的難度。在該案件審理之初,主審法官曾考慮根據如下思路作出處理:以原告沒有證據證實交付的5萬元系預付款后期多退少補,徑行駁回其訴訟請求。 此后,主審法官經過慎重考慮后認為,根據上述思路,固然可以對案件作出快速處理,處理結果也不違反法律規定,但由于沒有對存在爭議的事實作出認定,所以難以讓當事人信服,社會效果也不好。因此,應當在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舉證據認定事實的同時,還應根據生活經驗、人情世故、法律法規,在最大程度上對存在爭議的事實進行還原和推定,據此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作出公正合法的判決,力爭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一、作為原告一方的當事人,在被告不認可其提出的訴求及事由的情況下,如果其所舉證據不能證實其主張的事由,依法須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原告劉某、趙某主張,其支付的50 000元款項,是供張甲修理車輛及住院治療傷情費用、剩余(不足)部分多退少補,張甲維修車輛及住院治療花費12 000元左右,剩余的38 000元款項應作為不當得利予以返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第九百八十五條規定:“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即:誰主張,誰舉證。在本次庭審中,劉某、趙某所提交的主要證據是劉某通過張乙向張甲轉賬的銀行交易明細一張,該證據僅能證明存在轉賬的事實,無法證實其曾與對方達成50 000元款項用于維修車輛及住院治療后余款多退少補的事實,其所提交的先前起訴案件庭審筆錄一頁也僅能證實張甲在該案件庭審中曾自述購買車輛花費70 000元、維修車輛花費10 000余元、治療傷情花費檢查費用2 000余元且傷情尚未痊愈。綜合原告所舉以上證據,無法證實其曾與張甲達成50 000元款項用于維修車輛及住院治療后余款多退少補的口頭協議的事實。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款規定:“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劉某、趙某作為對其所主張的被告構成不當得利的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原告一方,所舉證據不能證實上述事實,故依法應當承擔由此造成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車輛被撞,法院支持折舊費嗎? 2023年3月,吳某駕駛一輕型欄板貨車因操作不當碰撞到由張某駕駛的一輕型箱式貨車,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經當地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吳某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張某在其車輛維修完成后提起訴訟,以其車輛受損導致嚴重貶值,且今后在使用車輛過程中的保養和修車將產生重大損失等為由,要求賠償其折舊費30000元等費用。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 因車輛折舊費非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賠償范圍,對該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二審法院認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之規定,本案中,張某訴請的車輛折舊費不屬于法律規定的交通事故財產損失賠償范圍,且該車輛使用多年,張某亦未提交證據證實其主張的折舊費30000元系如何計算認定的。因該項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二審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車輛折舊費(即貶值損失)不屬于交通事故財產損失賠償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網“關于交通事故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的建議”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認為: (1)雖然理論上不少觀點認為貶值損失具有可賠償性,但仍存有較多爭議,比如因維修導致零部件以舊換新是否存在溢價,從而產生損益相抵的問題等; (2)貶值損失的可賠償性要兼顧一國的道路交通實際狀況。在事故率比較高、人們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尚需提高的我國,賠償貶值損失會加重道路交通參與人的負擔,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3)我國目前鑒定市場尚不規范,鑒定機構在逐利目的驅動下,對貶值損失的確定具有較大的任意性。由于貶值損失數額確定的不科學,導致可能出現案件實質上的不公正,加重侵權人的負擔; (4)客觀上講,貶值損失幾乎在每輛發生事故的機動車上都會存在,規定貶值損失可能導致本不會成訴的交通事故案件大量涌入法院,不利于減少糾紛。 因此,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對車輛折舊費的認定持謹慎態度,原則上不予支持,僅在少數特殊、極端情形下,可以考慮予以適當賠償,但必須慎重考量,嚴格把握,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