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至輕傷以上能認定為過失犯罪嗎

導讀: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行為才可以構成過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條件的行為都不能構成過失犯罪。那么打人至輕傷以上能認定為過失犯罪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打人至輕傷以上能認定為過失犯罪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打人是屬于故意傷害的行為打人造成被打者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屬于故意犯罪而不是過失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過失犯罪構成條件
第一是犯罪主體是主觀上有罪過的、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實施了犯罪行為、發生了犯罪結果的自然人或者單位。犯罪主體主觀上的心理態度既可能是過失心理態度也可能是故意心理態度。
第二是犯罪行為是犯罪主體在主觀罪過支配下實施了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包括疏忽大意犯罪行為和過于自信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對犯罪結果的發生起著決定性的直接的作用犯罪主體對犯罪行為既可以是過失的心理態度也可能是故意的心理態度。
第三是犯罪結果是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行為所發生的危害社會的犯罪結果。這種犯罪結果必須是實際發生的嚴重侵犯了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的直接或主要的犯罪結果既包括物質結果也包括非物質結果。犯罪主體對發生的這種犯罪結果是過失的心理態度。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行為才可以構成過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條件的行為都不能構成過失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