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破產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導讀:
即必須是給債權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行為才構成本罪。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二虛假破產罪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那么虛假破產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虛假破產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公司、企業的破產制度和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破產制度主要是指國家破產法所保護的破產秩序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則主要是指財產權利。
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假債務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財產、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為。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必須實施了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其他轉移財產、處分財產的行為。隱匿財產是指將公司、企業的資金、設備、產品、貨物等財產全部或部分予以隱瞞、轉移、藏匿。承擔虛構的債務是指捏造、承認不真實或不存在的債務。“其他轉移、處分私分財產”是指破產法第三十五所規定的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以及放棄自己的債權等等行為。行為人只要實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種轉移或處分財產的行為就符合了這一客觀的行為要件。二是必須實施了虛假破產。即是債務人在未發生破產原因的情況下通過抽逃、隱匿或轉移財產等手段虛構偽造破產原因申請宣告破產以逃避債權人的追索從而侵占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的虛假破產是指企業未達到破產界限偽造破產原因申請破產而非真實破產。三是嚴重損害了債權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須是給債權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行為才構成本罪。這里的債權人是指因公司、企業舉債而與公司、企業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金融機構、公司、企業債券持有人以及經濟合同中享有債權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業的職工、國家稅收部門等等。以上三個客觀方面的要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由任何公司、企業構成。即根據破產法和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具備法人資格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聯營企業和私人企業等都符合。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體構罪要件。但是承擔刑事責任的只是犯罪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由故意構成。行為人必須具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直接故事。過失不構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動機和目的方面往往是為了逃債。但犯罪目的和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妨害清算罪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二虛假破產罪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二、虛假破產罪主觀故意的認定
本罪的主觀主面只能是出于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虛假破產罪是在一種在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利用特定手段實施的欺詐行為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其行為會導致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受到損害的但仍采取隱瞞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等多種手段積極轉移和處分財產造成資不抵債的假象從而實施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