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離婚嗎

導讀:
所以現在審判實踐中或理論界對對于無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提起離婚訴訟時可由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第二順序監護人(父母)代為應訴這一點是沒有什么異議的,當成年人的第二順序監護人(父母)認為成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侵犯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時候應提起變更監護權的訴訟而不能直接代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提起離婚訴訟,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父母代為起訴離婚的法律分析依據我國民法典和相關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的順序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7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判決。”由上述規定可見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法律是允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的。因此此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近親屬應依法提起變更監護權的訴訟申請人民法院剝奪配偶的監護權變更自己為監護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無行為能力人的婚姻權財產權及其他合法權益。關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離婚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離婚嗎
可以。
針對第一個問題父母可以代提起離婚。原因如下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起訴離婚提供了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7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判決。”由上述規定可見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法律是允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的。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父母代為起訴離婚的法律分析
依據我國民法典和相關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的順序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可見監護權的行使是依法律所列舉的順序來確定若配偶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第一法定代理人時上述(二)(三)(四)人員就沒有監護權。當成年人的第二順序監護人(父母)認為成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侵犯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時候應提起變更監護權的訴訟而不能直接代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提起離婚訴訟。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離婚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有兩種要么做為案件原告要么作為被告。根據民訴法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如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則其配偶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既是案件的原告又是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如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原告則其配偶就既成了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又成了被告。以上兩種情況都是法律上不允許的。
因此此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近親屬應依法提起變更監護權的訴訟申請人民法院剝奪配偶的監護權變更自己為監護人。然后再以監護人的身份依法出于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保護的職能提起解除婚姻關系的訴訟。
所以現在審判實踐中或理論界對對于無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提起離婚訴訟時可由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第二順序監護人(父母)代為應訴這一點是沒有什么異議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無行為能力人的婚姻權財產權及其他合法權益。代理人對被代理人是否離婚無權做出意思表示而是由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狀況和有關法律規定做出是否離婚的判決。
民法典
第二十八條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