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程序

導讀: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作為原告提出離婚訴訟。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通常受理此類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配偶在離婚訴訟前或訴訟中必須提出確認行為能力特別程序的申請。界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首要標準是年齡,因為一個人的年齡與他的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發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聯系。就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而言,大多數國家界定為l 8周歲以下,也有的國家規定為20或21周歲以下。那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程序。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離婚不能通過民政局協議離婚,只能通過法院訴訟離婚。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作為原告提出離婚訴訟。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通常受理此類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第一順位法定代理人是其配偶。在離婚訴訟中,其配偶自然不能作為其代理人,要變更其父母等近親屬為代理人。在離婚訴訟程序中或離婚訴訟程序前,必須通過一個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特別程序,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行為能力。該特別程序是在離婚本訴前還是中提出,均符合法律規定。
(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作為被告進行離婚訴訟。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配偶在離婚訴訟前或訴訟中必須提出確認行為能力特別程序的申請。該特別程序應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確認行為能力,一個是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的變更或指定。如果是在離婚本訴中提出,本訴應當中止,待特別程序完成后,恢復本訴的審理。。
申請所需材料:
(一)書面申請書一份(申請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 能力人的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或戶口本等,原件帶去法院核實,提交復印件一份)。
(三)被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四)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近親屬的關系證明或具有其他利害關系的證明。
(五)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材料及相關的親屬關系證明等。
(六)證明被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初步證明材料(醫院證明或病歷等)。
去哪里申請
由被申請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費用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八條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不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
界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首要標準是年齡,因為一個人的年齡與他的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發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聯系。近代民法已經知道了劃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年齡界限的偉大意義。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未成年人的發育成熟年齡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 各個國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齡來劃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這是跟各國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聯系的。就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而言,大多數國家界定為l 8周歲以下,也有的國家規定為20或21周歲以下。
從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是其獨立做 有效之法律行為的資格,這種資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認知能力決定的,而年齡是自然人獲得認知能力的最基本條件。“蓋人的思慮智慧因年齡而異,與年俱進,可作為意思能力是否健全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