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

導讀:
司法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五條。監護人對未成的人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長,并在德、質、體方面全面發展。監護人在未成年人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間的關系,不因其離婚而消除。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監護人在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司法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五條。監護人對未成的人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長,并在德、質、體方面全面發展。監護人在未成年人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間的關系,不因其離婚而消除。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監護人在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關于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未成年人的保護:
1、未成年人保護遵循的原則: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條。
2、負有保護未成年人職責的責任者:
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包括:共青團、婦聯、工會、青聯、學聯、少先隊等)、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教育機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第六條。
3、對未成年人四種保護:
家庭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二條。
學校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第十九條。
社會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條-第三十七條。
司法保護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五條。
《刑法》第十七條,第四十九條;《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第三十四條、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百一十五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九條。
(二)家庭保護中監護人的職責:
(1)監護人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監護人對未成的人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長,并在德、質、體方面全面發展。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婚姻法》第十五條。
(2)監護人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并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法律依據:《教育法》第十八條;《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九條。
(3)監護人應當預防和制止未成年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等行為。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
(4)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使未成的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一條;《婚姻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
(5)監護人不得允許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做童工。
法律依據:《國務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七條。
(6)監護人在未成年人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
法律依據:《婚姻法》第十七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八條。
(7)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間的關系,不因其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雙方對于 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不同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仍有監護權。
法律依據:《婚姻法》第十五條;《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8)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同時,監護人有以上行為,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可另行確定監護人。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二條;《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9)監護人對10歲以上的未成人的信件不得隨意開拆。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一條。
(10)監護人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錢、物、房產等)。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十八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七條。
(11)監護人在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
(12)監護人應當承擔起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義務。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
(三)未成年人的犯罪預防:
1、預防未成年犯罪遵循的原則:
立足于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條。
2、預防未成的人犯罪的責任者:
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等。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條。
3、監護人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職責和責任:
(1)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負有直接責任,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對學生進行的預防犯罪教育計劃,針對具體情況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條。
(2)監護人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A.曠課、夜不歸宿;B.攜帶管制刀具;
C.打架斗毆、辱罵他人;D.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E.偷竊、故意毀壞財物;F.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G.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
H.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I.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
(3)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實施嚴重不良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監護人應與學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條。
(4)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
(5)監護人發現未成年人組織或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應當及時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七條。
(6)監護人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八條。
(7)監護人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人單獨居住。
[page]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
(8)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監護人應當及時查找,或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條。
(9)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不良或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條。
(10)監護人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立即改正。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條。
(11)父母離異,離異雙方對子女都有教育的義務和監護權,任何一方都不得因離異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法律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一條;《婚姻法》第二十九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