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能否不給撫養費

導讀:
經法律程序夫妻離異,不與未成年或不能獨力生活的子女一起生活的,應負擔子女的撫養費。如農民給付的撫養費的標準一般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一是撫養費應定期給付。反之,有給付義務的父方或母方,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減免給付撫養費。“夫妻離婚分為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那么協議離婚就應當去一方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若是訴訟離婚一般應當在被告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基層法院起訴。那么離婚后能否不給撫養費。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經法律程序夫妻離異,不與未成年或不能獨力生活的子女一起生活的,應負擔子女的撫養費。如農民給付的撫養費的標準一般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一是撫養費應定期給付。反之,有給付義務的父方或母方,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減免給付撫養費。“夫妻離婚分為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那么協議離婚就應當去一方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若是訴訟離婚一般應當在被告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基層法院起訴。關于離婚后能否不給撫養費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般來說是不可以的,具體情況如下:
1、撫養費的數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對于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撫養費的計算。經法律程序夫妻離異,不與未成年或不能獨力生活的子女一起生活的,應負擔子女的撫養費。只有一個子女時撫養費按其總收入的30%給付,有多個子女時撫養費按其總收入的20%給付。具體: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分兩種情況:(一是對于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20-30%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50%。工資總額的計算,應當包括基礎工資、級別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津貼、獎金、生活補貼及其他的收入。(二是對于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其當年總收入或其所處同行業的平均收入。如農民給付的撫養費的標準一般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個體工商戶、專業承包戶、私營企業主的子女撫養費,應根據其經營狀況和實際利潤給付。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2、撫養費的給付方法。一是撫養費應定期給付。定期給付,通常以月、季度、年為時間單位。一方每月有固定收入,撫養費應按月給付;沒有固定月收入的,則可按收益季度或一年一次定期給付,無論是按月還是季度、半年或年定期給付,為了便于執行,都應在調解協議或判決書中加以明確。二是如果有經濟條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給付,但對于一方要求一次性給付的要慎重處理,確有必要采用。四、撫養費的變更包括增加、減少和免除三種情況。撫養費增加是子女在必要時提出的,除了因物價調整,原定數額難以維持子女生活所需;或子女升學、實際所需撫養費用超過原定數額以外;還可能因為子女身患疾病,撫養一方無力支付全部醫療費用;或有給付義務的一方經濟收入顯著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子女與其生活水平相差懸殊等。反之,有給付義務的父方或母方,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減免給付撫養費。減少給付情況,主要指給付一方,由于長期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經濟相當困難,無力按原數額給付,而撫養子女一方又能負擔子女的大部分撫養費,那么可請求減少給付。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法隨母方生活的;另外,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2、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與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此外,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3、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方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夫妻離婚分為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那么協議離婚就應當去一方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若是訴訟離婚一般應當在被告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基層法院起訴。那么在幾類情況下,訴訟離婚也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訴。特別提示的是,經過法院判決離婚、調解離婚”




